2.7 水浮莲
水浮莲又名大漂、大叶莲、水莲花,多年生漂浮型水生草本植物。原产于我国长江流域,具有生长快、适应性强、耐高温、易栽培的特点,生长适宜温度为20~35℃,不耐严寒,北方需温室越冬。
采用分株繁殖法,当气温稳定在15℃以上即可移栽。选叶片肥厚浓绿的种苗,每平方米放苗60~80株,用竹竿或草绳设围框,以防种苗漂散。
2.8 浮萍
浮萍又名紫萍、紫背浮萍,多年生漂浮植物。适宜在静水环境中生长,以出芽方式进行营养繁殖,繁殖速度非常快。浮萍具有喜温怕热不耐寒的特点,适宜生长温度20~30℃,以冬芽沉入水底越冬。
一般5~6月份投放种萍,5~10kg/667平方米。将其放在用粗竹竿做成的框架里集中圈养,避免四处漂浮扩散。浮萍在适宜温度下生长很快,应及时捞萍,以免堆积引起腐烂。炎夏高温强光对浮萍生长不利,可清除部分老弱萍体,降低密度,以便通风透光,减少病害。
3 水草管理注意事项
3.1 水草品种的选配
水草品种的选配应以沉水植物为主,主要品种有轮叶黑藻、苦草、伊乐藻等。漂浮型植物为辅助品种,主要有水葫芦、浮萍等。适量种植挺水植物,主要有水花生等。水草基本布局为:深水区为沉水植物及部分漂浮型植物,浅水区为挺水植物。
各品种水草的种植时间是:冬季清塘后移植伊乐藻,集中管理,春季分植到虾蟹塘,覆盖率在20%左右。5月上旬移植轮叶黑藻,池底播撒苦草种子,养殖中期以轮叶黑藻为主,覆盖率控制在50%左右。后期以苦草为主,覆盖率占20%左右。4~5月份,10%~20%的水面移植水花生、水浮莲、浮萍等,高温季节多放浮萍、水花生。养殖池应始终保持适口水草的稳定性和多样性。
3.2 保持适宜的密度
虾蟹池水草覆盖率应保持在养殖水面的50%~70%。发现水草覆盖率低于50%时,应及时补种或移植水草,也可补放一些漂浮型植物,如水花生、水葫芦、浮萍等,同时加大虾蟹饵料投喂量,以减少对水草的采食量。水草生长初期,应避免虾蟹采食。可用网片暂时与虾蟹隔离,待水草转入旺盛生长期后才撤去围网。水草覆盖率过高,或局部水草密度过大时,易造成局部缺氧、腐烂,形成二次污染,继而引发蟹病。应及时采取间隔疏除法清除水草,捞出养殖池。一般5~6m打一条2m宽的通道,可打成“井”字或“川”字型,同时减少投饵量,迫使虾蟹采食水草。也可适量放养部分草鱼种来抑制水草生长。
3.3 科学调控水质
保持水质清新,溶氧保持在5mg/L左右,pH值保持在7.5~8.5,透明度30~45cm,给水草生长创造良好的水质环境。主要采取的措施有合理投饵、及时清除水中污物、适时换水等。每隔10~15d泼洒1次生石灰水,每次用量为10~15kg/667平方米。每隔15~20d施用底质改良剂和微生物制剂调节水质,同时根据水质及水草生长情况施肥,前期适量,中期少施或不施,后期不施肥,生物肥料肥效快、污染少,施肥时应优先考虑。
3.4 水草的病害防治
种草在采集、运输、修剪、种植过程中,操作应细心。种植前应消毒以杀灭寄生虫和病原菌。水草生长不良多由于管理不善引起,由于缺乏营养元素而引起的生理性病害较常见,细菌、真菌性感染引起的病害则很少。只要加强管理,保持适宜的水质和合理的水草密度,就能保持水草健康生长。
在对虾蟹疾病进行施药防治时,应考虑水草的耐受力。因为水草对各种消毒杀菌药物的耐受力低于鱼类,尽量减少化学药物的使用次数和药量,多使用生物渔药。使用渔药前,仔细阅读说明书,了解它对水草的影响后再选用。在对水草病害进行施药防治时,应考虑药物对虾蟹的影响。尤其在虾蟹蜕壳期忌用刺激性药物,以避免对虾蟹造成危害。
随着市场需求量不断加大,淡水小龙虾“养殖热”逐年升温,可谓一浪高过一浪,很多水产养殖户都把投资眼光放在小龙虾养殖上,然而很多养殖户没有完全掌握正确的养殖技术,从而忽略了养殖过程中对龙虾苗种放养、水质环境、饵料投喂、病害防治等方面的正常管理,最终导致养殖经济效益难以提高。.
亲鱼可直接从江河、湖泊、水库、池塘等水体中选留性成熟或接近性成熟的个体进行繁殖,也可以从鱼苗开始专池培育并不断选择最终留下优秀个体。为了防止近亲繁殖带来的不良影响,最好在不同来源的群体中对雌雄亲鱼分别进行选留,并注意选用的性成熟个体年龄不能太大。此外从养殖水体或天然水域捕捞商品鱼时选留的种用亲鱼,有必要在亲鱼培育池中专池培育一段时间,至第二年再催产效果较好。.
七星鱼也具有很好的药用价值,具有祛风湿、补血、促进伤口愈合的作用,是滋补的佳品。七星鱼在市场上的销量极大,价格也是很高。但是,对于养殖人员来说,如果可以很好的利用七星鱼的坑塘养殖技术是非常不错的选择,因为养殖七星鱼占地少、投资少、产量高、收益大。.
利用稻田进行的稻鱼结合科学种养技术,是增加农村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的有效途径。本地塘角鱼与科学种养相结合,提升农村种养科学水平,使农民获得更大的经济效益。 稻鱼立体种养的的模式,增粮,增鱼,增水,增收,节地,节肥,节工,节成本。是一条增加农村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有效途径。.
水蛭养殖技术,塑料泡沫箱养殖法,用水缸、大塑料桶、塑料泡沫箱、水桶等容器来养殖水蛭,简易灵活、操作方便,农村养殖少量水蛭时均可采用。笔者于2014年4月至10月上旬,在采用水泥池养殖水蛭的同时进行了塑料泡沫箱养殖水蛭试验,21只泡沫箱(规格40厘米×60厘米×30厘米),箱内总底面积为5米2,总产鲜水蛭10.5千克。在此将水蛭的特性与塑料泡沫箱养殖法进行介绍。.
池塘养鱼需注意九大事项.池塘养鱼前需考虑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是养殖品种的选择,即根据当地的气候和自然环境、鱼类的生物学特点、自然饲料资源、水质、技术水平、管理水平等条件来选择合适的养殖品种。二是池塘选择及其改良,这里有新开塘和老塘的区别。一般成鱼养殖池要求水源充足,水质良好,无污染,进排水分开且方便,水深在1.5-2米,面积在3-10亩,池底淤泥厚度在20厘米左右,通电且交通方便。对不符合要求的池塘有条件的则可进行一定的改造。.
在稻田养鳖管理中,应经常注意防逃、防害、防盗、防中毒,应有专人负责看护。为防止中毒,养鳖稻田不要用药治虫。水质和水温对鳖的生长发育影响很大,要注意观察水色,分析水质,经常加注新水,适当控制水位,一般水深掌握在15~20厘米。.
泥鳅繁育用上新三招:为了让泥鳅生儿育女,竟然用上了冰块。为了泥鳅苗的健康,还用上了薄膜和食盐。这些日常用品究竟能给泥鳅育苗帮什么忙? 人工养殖已成为市场供应的主渠道,养殖区域在省内外迅速发展。为了规范泥鳅无公害养殖的生产环境,推广泥鳅的养殖技术,保障产品的质量安全,特制定环境要求、亲鱼要求、亲鱼培育、苗种繁育等技术。.
山区稻田禾花鱼养殖在融水县有悠久历史,现被列入融水县“十二五”规划实施的“农民人均纯收入倍增计划”项目,由融水县水产技术推广站实施,当地财政每亩补助1000元用于稻田标准化改造。禾花鲤养殖近几年发展迅速,年增高产养殖面积2000亩以上,经实地测产,亩产量在50-70kg,市场价格25-30元/斤,扣除生产成本,每亩纯收入在800-1000元。.
天然饵料丰富、水质较肥的小型湖泊和水库适合放养鲫鱼,采取投饵、施肥的精养或半精养的湖泊水库养殖鲫鱼效果更好。1~3年内干湖或干库捕鱼的湖泊水库,放养鲫鱼,一般能达到很好的增产增收效果。由于湖泊、水库水面相对较大,敌害鱼类较多,为提高鲫的成活率,应尽可能放养大规格鱼种为好,放养密度为每0.07公顷水面20—50尾。放养时间冬、春两季均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