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这个刀鱼什么习性?为什么很难捕到活的?
郑金良:它基本上出网就死,出网就死的。它是刚上网就把鱼捞上来了,它能活一段时间,但是超不过一个小时。
这次郑金良在长江里逮了九条大小不一的刀鱼,刚一捞出水面就死了八条,只有一条还活着。刀鱼应激反应大、出水即死的习性,注定了人工养殖的难度。水产界的人都知道,规模化养殖刀鱼是件几乎不可能的事。
正因如此,刀鱼价格一路飙升。2012年4月,野生刀鱼上市的季节,江苏南京一条条重三两五的刀鱼,卖出了令人咋舌的8000元一斤的天价,创下十年来的新高。
而在郑金良的养殖基地里却养着四千多条罕见的三两以上的刀鱼。现在,郑金良正领着工人拉网捕捞性腺成熟的刀鱼做人工催产。
郑金良:小心一点,小心一点。
员工:这条有四两,吓死人了。
郑金良:这个大得不得了,这鱼也有四两。
记者:哪条?这条啊?这条价值多少钱?
郑金良:连鱼籽真要一万多块钱了。
记者:刚才那半网有多少条?
郑金良:有千把条,一千多条。没有几个人有三四两重的刀鱼从塘里拉出来是活的,能够展示的很少很少。
不仅长江刀鱼,郑金良养殖的很多水产品都独占鳌头。在他的水产养殖基地里养着美洲鲥鱼、河豚鱼、刀鱼等三个珍惜鱼种,市场价值四千多万元。
郑金良是江苏省第一个规模化养殖河豚的人,也是中国第一个人工养殖长江刀鱼的人。但让人想不到的是,在水产界创造了很多传奇的郑金良,却是一个只上过小学的农民。那么,连专家、同行都很难做到的事情,他又是如何做到的呢?
这是江阴市申港镇西伍村,是郑金良的老家。只上过小学的郑金良,18岁就在生产队的养殖场里养珍珠河蚌。23年后的1992年,他开始做钢材运输生意,一年有二三十万元的收入,这在那个年代是很可观的。
而到了1999年,郑金良却突然放弃了轻车熟路的钢材运输生意,改行水产养殖。放着赚钱的生意不做,为什么要改行呢?因为他得到的一个消息。
1999年3月份,是一年中河豚鱼上市的季节。有一天,郑金良从当地捕捞队得到一个消息:长江里的野生河豚鱼越来越少,那年一个月也没逮到几条,而它的价格却一路飙升,最高卖到了2000元一斤。这个消息对郑金良触动很大。
郑金良:价格到天价的时候快要濒临灭绝了,已经到边缘了,马上一个念头,因为前面长江鲥鱼已经找不到了,那河豚鱼还有,念头马上转过来,赶快弄河豚鱼。
那个时候,长江里的鲥鱼已经绝迹,野生河豚鱼也濒临灭绝,当地还没有人工养殖河豚鱼的,这在有着十多年水产养殖经验并有一定资金的郑金良看来,是个好机会,如果自己能繁育出河豚鱼进行人工养殖,将会商机无限。
郑金良:不是不敢碰,有的人没有这个能力去碰,就是一般你要有水产经验,还有一个经济实力。我尝试,主要是一个兴趣,第二是对水产的那种情结,我们一直生长在长江边,对长江下游的鱼类特别熟悉,所以赶快下手,是商机你肯定能挣钱。
但是,摆在郑金良面前的最大难题就是找到繁育河豚鱼的亲本鱼。
养殖户:开始起步是难的,难的是亲本鱼没有,种鱼一定要长江里把亲本鱼搞过来,再搞第二代、第三代。
为了找到长江里的河豚亲本鱼,郑金良行程一万多公里,在所有有野生河豚鱼出没的地方进行了地毯式的搜寻。
司机:那时候我们跑了很多地方,包括上海的长兴岛、崇明岛、洪沙岛,还有跑了一个江苏的扬中,发动鱼贩子,叫他们哪里有信息,我们把电话号、手机号都告诉他们,只要捕到鱼就告诉我们。
郑金良:当时不谈价格,主要是有,求有。
尽管这样,但从1999年2月到4月,郑金良寻找了两个多月,却连一条河豚种鱼也没收到。郑金良很着急,他放出话来,谁要是捕捞到野生河豚鱼,自己将不惜一切代价收购。可又过了一个月,还是没有结果。
就在周围人都劝郑金良就此收手的时候,有一天,郑金良突然接到了个电话,一个远在五十多公里外的扬中市经销商声称自己收到了几条活的野生河豚鱼,这让郑金良异常兴奋。
郑金良:到那个时候,他就给我打了一个电话,说有两条河豚鱼,一公一母,正好一公一母。我赶快开车去看。
郑金良马不停蹄地赶了过去,而对方却看准了郑金良求鱼心切,竟一口开出了两条野生河豚鱼四万多元的天价,这个价格是以往收购价的五六倍。他还告诉郑金良,如果他不买,第二天就把河豚鱼卖给南京的一个养殖户。对方如此漫天要价,连陪同郑金良一起来的员工俞伟都很惊讶,劝郑金良不要买。
员工:万一要失败了,就是打水漂了呀。认为这个郑总有必要花这么大的钱去搞繁殖吗?
可是,郑金良连眼都没眨一下,当即买下了那两条河豚鱼。而那个时候,郑金良所有的资金也只有三十多万元,对他来说,四万多元并不是小数目,他为什么还要花这么多钱买两条鱼呢?
郑金良:那个鱼大多了,种鱼和这个鱼不能比的,也就是说有这个两三个这么大。雌鱼肚子很大,大概三斤不到一点,一条雄鱼一斤七八两,正好是一组,而且身上一点没有受伤的地方,很鲜活。当时看到,我很兴奋,虽然他开价大一点,无所谓,那两条鱼三四万块钱就无所谓。
此后,郑金良又用了一个月的时间花十多万共收购了七条野生河豚鱼的亲本鱼。1999年6月,他在老家包下了五亩池塘开始搞河豚鱼繁殖。十多万元买七条鱼的消息在当地迅速传了开来,许多水产养殖户虽然都知道繁殖出河豚鱼能赚钱,但是却没有一个人看好郑金良的这个疯狂举动。
养殖户:人家不信他能搞好,没有技术,没有水平。
员工:繁殖也是件很麻烦的事,因为大家都没有碰过,包括渔民说肯定不行的。
郑金良并没有理会别人的看法,正因为别人都做不成,他才要去做。
郑金良:人热爱那个事业的时候,不在乎时间,比如说我失败了,没有弄出来,四五年了,你还可以花时间去搞,无所谓。一个兴趣来的时候,失败无所谓。
从1999年开始,整整一年多时间,郑金良全身心地做着一件事,那就是成天泡在养殖场里,琢磨如何繁殖河豚鱼。
记者:累吗感觉?
郑金良:还行。
记者:是不是一搞鱼就不累?
郑金良:搞鱼就不累。人家我们这里说鱼头商一把火。有的人喜欢抓鱼,看到鱼就是一把火来了,不管天冷,赤了脚就下水。
郑金良凭借这股超乎常人的热情,无数次不厌其烦地钻研怎样繁殖河豚鱼。他吃的苦头,让他的妻子至今谈起那时的情况还很感慨。
妻子陈丽萍:繁殖那个河豚苗都是在夏天,夏天的时候,蚊子坐在里面是在打架简直,那个人跑不进去,眼睛也睁不开。他无所谓,拿个电筒在旁边一蹲就是几个小时。我一进去马上回来,这个受不了,那个蚊子咬了全是包。
功夫不负有心人,到2000年7月,历经一年多时间,郑金良终于繁殖孵化出八万多尾河豚鱼苗。到2002年,他养成的两万多斤成品河豚鱼,一上市就被抢购一空,销售额达三百多万元。
记者:这条鱼怎么肚子突然鼓起来了?
郑金良:他放到水里三分钟,肚子就消下去了。
郑金良成了江苏省第一个人工繁育并规模化养殖河豚鱼的人,他在整个长三角地区的水产界名气大振。
当同行都在猜测郑金良下一步将怎样赚大钱的时候,他的举动却让人看不懂了。2003年5月,郑金良突然把精力转移到一直没有人做成功的刀鱼养殖上。
顾处长:刀鱼的应激能力很强。我们讲,长江里的刀鱼出网就死,整个操作比较困难,这是一块跟其它鱼类不一样。性腺成熟的掌握,包括催产技术的使用,包括剂量效应时间,这一块当时都没有,需要摸索。
当时,几乎所有水产界的人都认为人工养殖刀鱼是不可能的事。那么,郑金良为什么还要知难而进呢?
郑金良:我骨子里就有那股劲,就是人家搞不出来的,我想把它搞出来,人家一样能搞出来的,我要比你搞得好,人家不敢碰的,我敢去碰,所以我喜欢挑战有难度的。
养殖繁育刀鱼,不仅面临着刀鱼应激反应大,出网即死,更重要的是,到哪里去寻找性腺成熟适合繁育的刀鱼种鱼呢?
从2003年6月起,郑金良开始了繁育刀鱼之旅。在当时的情况下,他也只能摸着石头过河,到长江的各个流域到处去寻找和研究刀鱼生长和繁育的习性。
经过将近一年的摸索,郑金良发现,只有长江安徽安庆段的刀鱼性腺最成熟,最适合搞繁育研究。
记者:这是雌鱼吗?
郑金良:雌鱼雌鱼。
郑金良:我是从入海口到这慢慢找,我们江阴没有成熟刀鱼,到这个地方才有成熟刀鱼,到安庆段才有成熟的刀鱼。
2004年夏季,郑金良兴奋地把长江的安徽省安庆段选作研究刀鱼的地点。可连郑金良自己也没想到,一年以后发生的事,却差点连命都搭上了。
那是2005年7月的一天,当天温度达到了38摄氏度。郑金良连早饭都没吃,租了渔民的船,到江上去寻找和捕捞刀鱼。上午9点左右,终于用网拉上来几条快要产卵的刀鱼。郑金良异常兴奋,就在渔船上仔细观察起刀鱼的产卵情况。不知不觉到了中午12点,被火辣的太阳晒得满头大汗的郑金良突然感到一阵眩晕,脚往后一滑,差点掉到江里,幸好被旁边的渔民及时拉住,他才昏倒在了小船的甲板上。如果掉到江里,后果不堪设想。
王根德:他是突然往下一晕,把我们都吓呆了,没有特别准备,我也不知道他是低血糖。
因为劳碌过度,郑金良患上了低血糖病,发作后不能及时补糖会有生命危险。郑金良这一晕倒,船上顿时急成了一锅粥。大概过了十分钟左右,一个渔民在船上翻箱倒柜好不容易找到了一个小西瓜,这才救了郑金良一命。
郑金良:饿得要死,低血糖饿的时候,一个船上有一个小西瓜,恨不得连西瓜皮都吃光,饿得要死。
从2003年到2007年,四年时间,郑金良五下长江,靠着这种玩命一样的执着,终于摸索出了刀鱼的生长和繁育习性。可是,刀鱼出水即死,那怎样才能把刀鱼引入养殖场呢?
在中国淡水研究中心一位专家的建议下,郑金良投入一百多万元修渠建池,把长江水直接引入养殖场,并采取了措施,挡住长江水里的其它生物,只让野生刀鱼苗能够进入。这种办法也叫灌江纳苗。
郑金良:刀鱼我知道什么时候产卵,什么时候长江里面到我们这一带会有小苗,算好时间,我开始灌江纳苗,把大量的江水灌到我们这个塘里面来。
2007年5月,郑金良成功养殖出了两万多尾刀鱼苗。一时间,这件事在整个江苏省乃至中国的水产界引起了轰动,很多媒体都进行了报道,郑金良被称为拯救“长江三鲜”第一人,长江刀鱼不能人工养殖的神话也终被打破。
徐才虎:刀鱼繁殖人家搞不起来,他就能养得起来,你说这个神话不神话?牛不牛?都挺佩服他的。
张站长:他眼光和常人眼光有点不一样,水产界是一个眼光比较远的人,思考的问题比较宽广的人。
有了河豚鱼和刀鱼,郑金良又从国外引进了美洲鲥鱼进行养殖。有了这三种名贵鱼种,他终于可以去实现另一个财富计划。
2007年11月,郑金良决定投资一千多万元,在这块距离江阴市区将近二十公里的地方,建一个集餐饮和休闲为一体的农家乐。他的这个举动,却让当地村民大跌眼镜。
村民:荒地荒了好多年了,连外地人都不想去搞开荒了,我们本地人看见了更加摇摇头,杂草丛生,种地也不能种,别说去建那个农家乐了。
原来,郑金良要建农家乐的这个地方,就是他的养殖基地,而它的周围是多年都无人问津的荒地。农家乐需要聚集人气,这样的一个地方能吸引人们前来吗?
郑金良:我认为,你要吃这个新鲜的东西,好的东西,我要吸引客人到我这来吃,让他们能够看得到整个养殖的,活蹦乱跳的鲥鱼,活蹦乱跳的河豚,让他们亲眼看到怎么养出来的,而且这边能品尝到很好的美味。
2008年3月,郑金良新建好的农家乐正式营业。拥有河豚、刀鱼、鲥鱼这些名贵鱼的郑金良,做的是当地独一份的生意,吸引了很多周边甚至上海的客人前来消费,当月的销售额就达到了两百多万元。
但是,郑金良却从红火的生意里发现了一个新问题。
郑金良:有的人,来吃的人,他不光光为了吃而来,他就为了解而来。
当时,大部分顾客来这里尝鲜,吃过后真正能记住这个地方的人并不多。为此,2009年7月,郑金良又有了一个新的决定,也正是这个决定,让他的农家乐在当地以及周边地区名声大振。
这里是郑金良投资一百多万元建起的长江鱼文化博物馆。在这个博物馆里展示了几乎所有长江鱼的标本,还配上了图文介绍,这让前来吃饭的顾客都感到耳目一新。有了这个特色,郑金良的农家乐也迅速成为当地的一处特色景点,大受人们的推崇。
刘燕:以前我们来这边就吃吃河豚鱼,因为我们江阴河豚鱼出名,平时吃河豚鱼。现在建了这个鱼文化博物馆,然后我们有亲戚朋友再过来的话,不单单是吃鱼了,享受一下鱼的文化。
长江鱼文化博物馆让郑金良的农家乐如虎添翼,也成为了当地的一处文化地标,2010年的销售额达到了一千五百多万元。
随着农家乐的名气越来越响,许多酒店和经销商也都纷纷前来订货,江阴、上海、北京等几十家大型酒店都跟郑金良签订了长期供货合同,2011年的销售收入超过了三千万元。
季局长:他这种典型应该在江阴也是非常有一种导向作用。他不仅使自己在这个发展过程当中得到了致富,而且为整个社会、为整个长江的生态平衡,他做出了非常大的贡献。
——本文由中央电视台七套《致富经》栏目提供
[每日农经]马蜂窝里巧赚钱(上)(20130912) 他骁勇善战,是天生的杀手。 蜂农:两分钟可以吃一只虫子。 它嗜肉成性,同类都不放过。 蜂农:害虫都活不了。 它闪电出击,给入侵者致命一击。 蜂农:只要靠近蜂巢,它就会.
宠物店里售羊驼 18日,网友“@然然jaejaecat”爆料称,在沙坪坝某宠物店内,有“各种可爱的小动物还有男模合影,关键是还有草泥马啊!”网友也在微博上“附”上一组9张拼图的宠物店内的现场.
[每日农经]一亩葡萄可卖出三十万元(20140619): 联系方式:云南蒙自 13887360883 云南,被称为彩云之南。刘畅这次到这采访不仅心情愉快而且还获得了一条令她振奋的信息,她听说当地有人种葡萄一亩地一年赚了30万元。.
[每日农经]端午特供(1)湖北蕲春:小艾草 年产值十亿元(20140528): 孙志鹏:这里是湖北省蕲春县,古称蕲州,这可是医圣李时珍的故乡。眼下马上就要到端午节了。人们都在忙着包粽子买粽子,准备雄黄酒。哎?您说这当年李时珍在.
猕猴桃果实肉肥汁多,清香鲜美,甜酸宜人,耐贮藏,因此,深受人们的喜爱。本篇文章主要从猕猴桃的生长习性、生长环境要求、建园和猕猴桃栽植管理技术以及适时收售等5个方面来阐述泥猴桃的生产管理技术。 一、猕猴桃生长习.
[致富经]裸婚小伙的千万富翁之旅(20141204)视频转自:CCTV7央视七套致富经官网 大城市的夜晚依然车水马龙,但申浩清楚这样的繁华并不属于自己,同样不属于自己的还有那些万家灯火的温暖。努力干活,从一个工地到另一个工地,一.
人工养殖蝎子已被证实是一个农村创业的好项目,很多人都靠养蝎赚了钱,同时也有很多农民朋友想加入到养蝎队伍中去,不过,对于生手来说,首先要了解的一个问题,就是要知道蝎子吃什么!现在农村致富经网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蝎子的.
[致富经]几百万存款密码被篡改以后(20150527)视频转自:CCTV7央视七套致富经官网 王雪莲跑市场签合同,老公负责工程进度,双剑合璧,生意做的风生水起,夫妻俩成为诸城市让人羡慕的“黄金搭档”。6年时间.
[每日农经]不爱钻泥 大个子泥鳅随时能卖(20140418) 泥鳅味道鲜美,营养丰富,含量蛋白质高而脂肪较低,既是美味,又是大众食品,素有“天上斑鸠,地下的泥鳅”,和“水中人参”的美誉。 泥鳅大家.
通过分析露地西红柿的选种、育苗、田间管理、病虫防治等一整套管理技术,希冀对当地露地西红柿生产有积极的指导意义。 番茄因其富含维生素、番茄红素、碳水化合物等,营养丰富,具有美容、防衰老之功效,深受广大市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