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农经]刮目相看(三) 不用喂食 长江鲢鱼价高抢手(20141217)
经销商:舀到两条,二逢喜。
经销商:花鲢10元1斤,白鲢5元1斤。
经销商:花鲢10元1斤,白鲢5元1斤。
重庆市江北区的一个农贸市场,同样是花鲢白鲢品种,有人卖的却是另外一种价格。
经销商:花鲢21.8元1斤,白鲢15.8元1斤。
经销商:等了3个多小时就为了买这个鱼。
花鲢也名鳙鱼,北方叫胖头鱼,跟白鲢都是普通的中国四大家鱼品种,重庆人习惯将花鲢和白鲢统称鲢鱼。同一个市场,鲢鱼的价格却不一样,里面有什么玄机呢?
记者:看,这个就是在市场十分抢手的明星鱼,价格比一般的鲢鱼要高出两三倍,但是买他的人是非常的抢手,而且每条鱼身上都有自己的身份证,那我们就根据身份证去看看这种鱼到底是哪来的,为什么这么抢手呢?
根据身份证上的源头追溯码,张苑来到了三峡库区重庆市忠县境内的长江支流龙滩河。
记者:在往前400米左右就是它和长江的交汇口了,这片水域就是鲢鱼的养殖区。但是很奇怪的是我在这片区域也没有看到我印象中养鱼的那种网箱。你看,甚至连一条渔船也没有,我想问一下这个鱼到底养在哪啊?
毛彦兵:鱼肯定在水里面啊。
记者:我知道在水里面,但是这么大一个水面,你怎么捞它们呢?连条鱼的影子都看不见啊?
毛彦兵:你要看鱼晚上吧,晚上我带你去看鱼。
白天都很难见着鱼的影子,晚上就更不容易了,这葫芦里到底卖的什么药啊?
记者:现在这个天完全黑了,周围什么也不看不见,我怎么觉得我的后背凉飕飕的,好恐怖,毛队长,咱们黑灯瞎火的真的能找到鱼吗?
毛彦斌是龙滩河渔场的捕捞队队长,他敏锐的嗅觉,从蛛丝马迹中就能判断鱼的行踪,而且每次捕捞都少不了上万斤的鱼。这一次还能得手吗?
毛彦兵:肯定能,晚上水的下面氧容量低一些,上面高一些,鱼就在上面来活动。
记者:那怎么听它们的声音啊?就是划水的扑通的声音。
毛彦兵:对,你听嘛,在这前面不远距离就有,你听
记者:诶,好像就在那个方向,对吧?
冬天鱼容易集结成群,晚上喜欢在水面活动,这个规律让毛彦斌很快判断鱼群的位置,接下来毛彦斌就要拿出他的打鱼本领。
记者:现在这个位置就是昨天我们找到的鱼的位置,但是这过了一个晚上担心这个鱼会不会都跑了,毛队长,这鱼会不会都跑了?
毛彦兵:不会,因为冬天这个鱼比较集群,基本就在这个区域活动。
记者:现在已经确定在这了,现在应该?
毛彦兵:马上在这里下一个断网。
断网长约二三百米,宽30米左右,重量达到一吨多,它相当于一道隔离墙,把鲢鱼隔在河道较窄的上游。如果毛彦斌看走了眼,接下来的工作就会白费。断网十多分钟就布好了,但是张苑很快发现了问题。
记者:毛队长,咱们前面不是已经拉出了一张拦网,为什么不直接拉上这个网,然后往前赶鱼,把鱼围住就可以了,为什么还要垂直的竖这张网呢?
毛彦兵:因为我们这是赶网,像形成的跑道一样,赶网这样放,鱼就跟着路子往前走。
记者:如果没有这个路子会怎么样?
毛队长:鱼就会乱窜。
这就奇怪了,直接拉着断网往前赶,不就可以将鱼拉上来吗?为什么还要拉那么多赶网呢?
毛彦兵:水没涨起来的时候,水下是杂草,树木,还有岩石,容易把网拉破。
说的也是,三峡库区蓄水前,张苑现在这个位置还是山坡呢,哪来的水面啊,现在水下地形复杂,拉网肯定不现实,工人师傅利用鲢鱼在水上层游动的特点,用赶网将水下隔成一条条的跑道。
记者:这条赶网算是下完了,下完以后你看这个水面出现很整齐的一条一条像跑道一样的东西,一会儿鱼就知道该怎么走了。
一张赶网一般也有200米左右长,30米左右宽,均匀垂直连接在断网上,每10米左右拉一条赶网,接下来师傅们该怎么赶鱼呢?
记者:接下来让我来助它们一臂之力吧,咱们开始吧。
毛彦兵:鱼听到声音就往前走。
鱼听到有节奏的敲打声,受到惊吓就顺着赶网往上游跑,看起来很简单,其实赶鱼是很有讲究的。
毛队长:赶快了鱼不走,特别是花鲢走得慢一点,如果是白鲢走急了,就往粘网里面挤,因为这个鱼野性大,跳伤了对我们的销售价格有影响,鱼也不好看。
要保证鱼的品相,就不能激怒它们,得慢慢地赶着鱼走,这样的速度需要花多长时间呢?
记者:吃奶的劲儿就用上了,你看这片水域是比较大的,所以每次都是分区域分段来捕捞,所以像这样下网收网这样的力气活得反反复复的来上十几次。
赶网的一端是开放的,它不能捕上鱼来,鲢鱼沿着赶网往上游200米以后再拉一张断网,这样不断的反复,直到把鱼群赶到上游几公里外水域狭窄的地方,那里有一只张开的粘网,等着鱼群的落网。工人们赶一次鱼到起一次赶网需要三四个小时,利用这个空挡,张苑要看看这些鲢鱼是怎么养的。
记者:这么大的一个水面,鱼是怎么来管理的啊,怎么养的呢?
任旺:我们是通过一张网把长江和支流分开,你看这个外面就是长江,这个里面就是长江的一级支流龙滩河,这张网的网目大概在8厘米左右,二三两的鱼可以自由的进出。
不对啊,二三两的鱼都能自由的进出,那么养殖的小鱼苗还不都跑到长江里去了吗?
任旺:里面放养的鱼都是半斤以上的。8厘米以上的网目水的通过性非常好,长江的水和支流的水是联通的,在长江涨水的时候水会倒灌,里面涨水的时候就会出来,同时水就不断的交流,流速也特别大。
记者:从表面上看这水好像没怎么流动,只有风吹过水面掀起的一点点小涟漪,实际上下面是暗流涌动,我有个办法来证明,咱们看看这个网的走向走得怎么样,网随着水的流向慢慢漂向了外面,证明水的下面水流是非常大的。
任旺:鱼有一个逆水游泳的习性,就不断的在里面运动量非常大,就像一个运动员一样在里面,肉质口感都要好得多了。
俗话说活水养鱼,清水养虾,这种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鲢鱼经常运动,肌肉就结实,品质自然差不了。不过鱼饲料又是怎么解决呢?
毛彦兵:我们这个鱼不喂饲料,都是自己生长的浮游生物。
原来花鲢和白鲢属于上层滤食性鱼类,河流带来的大量生物饵料就是它们的食物来源。这种方式养殖鲢鱼既能处理大量浮游生物,净化三峡库区的长江水质,还能保持库区水域生态平衡,获得不错的经济效益。
任旺:这样就避免了生态养殖区域鱼的种类不会减少,也就是说,它的种类跟长江的种类是一样的。
第五天,捕捞队终于等到了收网的时刻。
记者:现在我周围这个八字形的大网就是捞鱼的最后一道关卡叫粘网,所有的鱼都要赶到粘网里面,你看它的形状就像一个大口袋一样,最后就要靠它将鱼一网打尽,进过几天的你追我赶,最后这个时刻终于就要到了,究竟能起来多少鱼我也不知道,好紧张好期待啊。
几天的辛苦到底能不能打上鱼来,毛彦斌的心提到了嗓子眼上,但是随着粘网的收拢,水下的躁动很快让大家伙儿看打了希望。
记者:随着渔网越来越小,这些鱼也越来越暴躁,都在急着往外蹦,啊,蹦上来一条,你看,鱼非常漂亮,身材是修长的,颜色很漂亮,是银色,摸上去没有多少鳞,非常的光滑。
好家伙,这一网上来收获真不少,而且大部分都是花鲢和白鲢,毛彦斌心里也乐开了花。
记者:好热闹啊,看来这一网不少啊,这一网鱼大概有多少斤?
毛彦兵:估计可能有一两万斤。
记者:两万斤啊?感觉他们现在时非常的暴躁吧?每一网都能上来这么多吗?
毛彦兵:不是,多的时候有六七万斤。
这些鱼个个鲜活肥美,而且大小均匀,又是怎么回事呢?
记者:为什么我看见一网打下来的鱼大小个头都差不多?
毛彦兵:因为我们这个网的网目不一样,小的鱼直接从后面漏了,大的在里面装起的。
不喂饲料的鲢鱼在自然环境下生长,生长速度缓慢,至少养殖3年才能上市,算得上名符其实的江鲜,不过一次捕捞这么多鱼市场上卖得掉吗?
渔民:在粘网里,一天卖多少算多少。
毛彦兵:匀速的出,保证市场每天有鱼卖。
渔民:打上十多万斤,可以管七八天,十多天。
记者:拉上去以后一般卖到哪去?
毛彦兵:重庆各个区县。
记者:价格能卖到多少?
毛彦兵:花鲢20多元,白鲢10多元一斤,3斤的鱼成本大约20多元。
市场上普通鲢鱼每斤也不过三到五元,长江养的鲢鱼却卖出高于几倍的价格,每天还得限量供应,消费者真的能接受吗?
消费者:我买的这个花鲢白鲢都会清蒸,蒸的鱼一点腥味都没有,做酸菜鱼比较好。
消费者:我们平常都是买这个鱼,拿回去煮酸菜鱼,煮汤,非常好吃。
消费者:价格比普通的鱼高两倍。
消费者:花鲢21.8元1斤。
消费者:宁愿花更多的钱去买品质更好一点的东西。
人家说的一点没错,花钱吃江鲜,贵点儿也是物有所值,那么在长江里养出来的鲢鱼跟普通鲢鱼到底有什么不同呢?
记者:你看这两条都是白鲢,一条是长江养出来的白鲢,这条是市场买到的一般的白鲢,虽然这一条白鲢个头要比它小,但是明显的看到它的体型要显得肥厚一些,而这个长江养出的白鲢整个的体型要瘦长一些,这个颜色明显的是银白色,非常的亮,而这个颜色是有一点点得发黄,长江里养出的白鲢要光滑,而这个白鲢摸上去有一点点粗糙,长江里养的白鲢卖相是非常好的,整个身体几乎是没有什么伤痕,(www.nczfj.com)非常的完整,而一般的白鲢身上有一些伤痕。
鱼的品质好不好,吃了才知道。在重庆这座水边城市,鱼是老百姓餐桌上最常见的美食。最具代表的沸腾鱼,花鲢是制作的最好食材。厨师娴熟的刀法将鱼肉跟鱼排分离,然后用食盐腌渍两分钟,咸是鱼的底味,同时盐也能去腥。
随后清水中洗去鱼排的盐渍,放滚水中煮熟,豆芽是沸腾鱼的最佳搭档。
等待中再用食盐腌渍鱼片,放入一只蛋清搅拌,这样的鱼肉嫩滑爽口。
两分钟以后捞出鱼排,再将鱼片下锅,一分钟左右起锅。
花椒是重庆人的最爱,七成热油下锅,再加上红红的辣椒,构成重庆菜系的灵魂,沸腾的麻辣红油,让肉的纤维在滚烫中入味儿,顿时散发不可抗拒的鲜香诱惑。
清蒸是检验鲜鱼肉质优劣的法宝,这种吃法来处理普通鲜鱼是一次冒险,不过对于长江里养的白鲢,那是一种绝好的美食体验。
记者:好香啊,这就是用花鲢做的沸腾鱼,这也是重庆非常经典的鱼的做法,我已经等不及了,闻到花椒辣椒的香味儿就已经味蕾大开,鱼肉吃到嘴里是那种滑滑的有点弹性,不用怎么嚼,就在嘴里弹开了的感觉,鱼肉非常的鲜,没有什么腥味儿,不过提醒大家,鲢鱼是有一些刺的,吃的时候要小心点。
这道清蒸白鲢的味道又怎么样呢?
记者:我觉得这个鱼肉不是吃进嘴里的,是顺着筷子滑进去的,白鲢的鱼肉比花鲢更加的嫩更加的滑,关键是鱼皮吃到嘴里是黏黏的那种感觉,胶质很丰富。
消费者:要细腻得多。
消费者:吃起一点泥腥味都没有。
消费者:没有什么腥味儿。
消费者:吃起有弹性。
消费者:不仅仅是味道好。
消费者:长江里面自然放养的,没有喂饲料。
经营者:白鲢48元1斤,花鲢是58元1斤,一个月可以卖到3000斤左右。
生态鲢鱼受市场欢迎,但是出于对库区水域的生态保护,养殖密度每亩控制在50尾左右,亩产不到100公斤,比传统养殖亩产几千斤要差很远,不过价格优势和规模化养殖,也给很多库区移民找到了就业机会和增收的渠道。
渔民:一个月的现金收入4100-4200元。
渔民:每个月是4000元。
毛队长:我们两条河龙滩河每年打鱼70万斤,干劲河可以打50多万斤鱼,一年就是120万斤左右。
联系电话:重庆市三峡生态鱼业发展有限公司 023-67636790
[每日农经]马蜂窝里巧赚钱(上)(20130912) 他骁勇善战,是天生的杀手。 蜂农:两分钟可以吃一只虫子。 它嗜肉成性,同类都不放过。 蜂农:害虫都活不了。 它闪电出击,给入侵者致命一击。 蜂农:只要靠近蜂巢,它就会.
宠物店里售羊驼 18日,网友“@然然jaejaecat”爆料称,在沙坪坝某宠物店内,有“各种可爱的小动物还有男模合影,关键是还有草泥马啊!”网友也在微博上“附”上一组9张拼图的宠物店内的现场.
[每日农经]一亩葡萄可卖出三十万元(20140619): 联系方式:云南蒙自 13887360883 云南,被称为彩云之南。刘畅这次到这采访不仅心情愉快而且还获得了一条令她振奋的信息,她听说当地有人种葡萄一亩地一年赚了30万元。.
[每日农经]端午特供(1)湖北蕲春:小艾草 年产值十亿元(20140528): 孙志鹏:这里是湖北省蕲春县,古称蕲州,这可是医圣李时珍的故乡。眼下马上就要到端午节了。人们都在忙着包粽子买粽子,准备雄黄酒。哎?您说这当年李时珍在.
猕猴桃果实肉肥汁多,清香鲜美,甜酸宜人,耐贮藏,因此,深受人们的喜爱。本篇文章主要从猕猴桃的生长习性、生长环境要求、建园和猕猴桃栽植管理技术以及适时收售等5个方面来阐述泥猴桃的生产管理技术。 一、猕猴桃生长习.
[致富经]裸婚小伙的千万富翁之旅(20141204)视频转自:CCTV7央视七套致富经官网 大城市的夜晚依然车水马龙,但申浩清楚这样的繁华并不属于自己,同样不属于自己的还有那些万家灯火的温暖。努力干活,从一个工地到另一个工地,一.
人工养殖蝎子已被证实是一个农村创业的好项目,很多人都靠养蝎赚了钱,同时也有很多农民朋友想加入到养蝎队伍中去,不过,对于生手来说,首先要了解的一个问题,就是要知道蝎子吃什么!现在农村致富经网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蝎子的.
[致富经]几百万存款密码被篡改以后(20150527)视频转自:CCTV7央视七套致富经官网 王雪莲跑市场签合同,老公负责工程进度,双剑合璧,生意做的风生水起,夫妻俩成为诸城市让人羡慕的“黄金搭档”。6年时间.
[每日农经]不爱钻泥 大个子泥鳅随时能卖(20140418) 泥鳅味道鲜美,营养丰富,含量蛋白质高而脂肪较低,既是美味,又是大众食品,素有“天上斑鸠,地下的泥鳅”,和“水中人参”的美誉。 泥鳅大家.
通过分析露地西红柿的选种、育苗、田间管理、病虫防治等一整套管理技术,希冀对当地露地西红柿生产有积极的指导意义。 番茄因其富含维生素、番茄红素、碳水化合物等,营养丰富,具有美容、防衰老之功效,深受广大市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