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持人)通过对栽培设施的小小改进,拉长了双孢菇的上市期,让双孢菇的产量翻了一番,而且还节省了不少的成本。种蘑菇还有一项比较大的花费就是培养料,怎么让培养料也能省出点儿效益来呢,姚庄镇的菇农们又在这上做起了文章。
姚庄镇种植有大面积的水稻,稻草成了曹引根种植蘑菇的宝,以稻草和菜饼为主的培养料,不仅能发酵充分,而且营养高,很适合蘑菇的生长,可让曹引根等不少菇农犯嘀咕的是,这几年菜饼的价格是越来越高了。
(采访)曹引根:这个菜饼子就是价格大就是我们那边可以卖到一块钱一斤,那你如果放一千斤的话,一个平方尺放一千斤、五百斤的话,那这个价格很昂贵的,就是价格太大这样子的。
通过专家曹引根了解到,其实双孢蘑菇是腐生真菌,它喜欢腐熟的粪草培养料。说到粪,在姚庄镇就有不少养牛场,这里每天都会产出大量的牛粪。菜饼是肥,牛粪也是肥,这又臭又脏的牛粪成了曹引根种蘑菇的“香饽饽”。
(采访)曹引根:那么现在我们就是把这个牛粪利用起来,现在我们用这个便宜,一个棚搞来一车就可以了。
曹引根和当地菇农用牛粪取代了菜饼,按1000平方尺计算,蘑菇的培养料里有稻草2250千克,牛粪1250千克,这样一来不仅节约了成本,而且牛粪的肥力也不比菜饼差。
(采访)顾小弟:我们就是说肥力比较足的,就是在蘑菇上放上去以后。就是这个蘑菇长得很壮的。
现在用牛粪替代了菜饼作陪养料,又给菇农可省下了不少的钱。接下来能省钱的地方还有呢。
让菌丝体变成蘑菇,就必须在培养料上进行覆土,因为双孢菇的子实体是在覆土层中扭结长大的,所以如果不覆土就不会出菇。其实,草炭土是最好的覆土材料,它持水量高,通气性好,富含有机质,就是价格太贵。
(采访)顾小弟:成本比较高的,每一平方尺要一块多钱,一平方尺就要一块多钱。
那么如果放弃高价的草炭土,还有什么材料能给蘑菇覆土呢?
浙江省的姚庄镇湖泊众多,水域面积占到整个面积的15%左右,因为河道多,清理淤泥也成了当地的一项大工程。
(采访)陈镇长:那么河道里面我们每隔三差五我们会要去清淤,不清淤的话影响到我们防洪、河床抬高所以这个水位也要抬高,那么我们河床要给它清淤,清淤呢会花很多的钱。
正是这些开销大又没有用的河泥引起了当地技术人员的注意,河沟里有不少水生动植物的遗体和排泄物,逐渐腐烂分解,使得河泥成了一种“泥肥”。据测算,河泥里平均有机质5.09%,除了有机质还含有一定量的氮磷钾等成分
(采访)顾小弟:肥力足就是这个菇长的比较壮的,就是我们刚才这蘑菇厚度比较厚,就是要肥力来。
曾经要花钱才能清除的河泥,现在反倒成了菇农们必不可少的覆土材料。
(采访)曹引根:挖河泥我们现在这个废物利用,最便宜的,这个泥拿起来就好用了,还有一个清理河道,还是一种清理卫生了。
播种后15天左右,当菌丝基本长满料层时就进行覆土了,可曹引根挖上来的河泥并没有直接往料层上盖。
(采访)曹引根:要现在还要放这个砻糠,砻糠就是我们那边就是稻谷的谷皮,就是我们吃饭的,米饭的谷皮,一般他们都知道的,就这样子一种。现在把它搅一下,让它均匀一点撒在上面,把这个砻糠放上去以后就好使用了。
因为河泥粘性强,透气性就会差些,为了让蘑菇在覆土层里更好的呼吸和生长,就需要往河泥里掺一些砻糠,这样河泥就能产生大量的孔隙,增强了它的透气性。
曹引根把加上砻糠的河泥盖在了料层上,手里的小工具可帮了他大忙。
(采访)曹引根:这个叫耙子,就是自己发明的一种工具,能够把河泥松开来。
过去,像曹引根一样,很多菇农都是用手直接覆土,一个棚里二三十张栽培床,手指头难受不说,工作效率也很低。
(采访)曹引根:如果你用手把它搂的话,一天肯定干不好,就是起码要两天左右。
为了更容易的覆土,让活干得更快些,当地菇农制作了这种像梳子一样的覆土工具。
(采访)曹引根:现在用这个耙子耙的话,我这个一个棚子,两个人可以一天能够干好的,因为这个很快,快的不得了,面积大,我们手只有四个……肯定这样子快。
有小耙子帮忙,是又省工又省时,这覆土的活曹引根是干得更麻利了,覆土后大约20天左右就出菇了,可给菇农服务的技术人员却发现,这长出来的蘑菇却变了形。
(采访)顾小弟:瘦,就消瘦,这个菇就小,架子很长这个菇就不行的、质量不行的。
本应该大头架子小的双孢菇,竟然瘦了不少,经验丰富的顾小弟很快就找到了原因。
(采访)顾小弟:如果说砻糠太多了,泥性太少了这个菇比较瘦。
原来,一些菇农担心河泥透气性差,加上了过多的砻糠,河泥的量少了,营养也跟不上了,蘑菇自然就会变瘦,所以河泥和砻糠的比例是个关键。
(采访)顾小弟:比例一般说一百斤河泥,就是用15斤砻糠给它拌起来就可以了。
曹引根和当地菇农杜绝了覆土材料“比例失调”的问题,这长出来的双孢菇不仅坚实,而且圆正,品质更好了。
蘑菇是长得越来越好,可让人头疼的事儿也接踵而至。
(采访)曹引根:一个大棚我们算起来就是要十车,拖拉机十车,一车拖拉机是估计在三吨左右,就是三十吨这一个棚子,等于这个一个棚子三十吨它的废料怎么办就是送人家都不要。
(采访)菇农:这个废料都是倒到路边,地里去了倒掉了是吧。
让菇农头疼的就是菇床上的培养料,采收三茬菇以后这些料就成了没用的废料。大量的蘑菇废料长期堆积在路边,不仅会滋生有害病菌,更重要的是还会对生态环境产生严重的影响。
不过,现在在姚庄镇这些废料都派上了用场。
(采访)
芦笋基地负责人:像这种都是蘑菇废料,这种都是。
记者:这是你几月份施的?
芦笋基地负责人:这是我在六月底,六月底施进去的,六月底施进去,用那个耕机把它耕耘了,耕耘了那么现在我反正耕耘了之后,统一再安上一批,安上一批保温松土都有好处的,对芦笋都有好处。
原来,当地技术人员对蘑菇废料进行了成分检测,里面有机质达31.24%,还含有有机磷、速效钾、全氮等营养物质,算是比较好的有机肥。当地的芦笋基地率先用上了这些废料。
现在,芦笋基地成了蘑菇废料最大的消费者,菇农除了赚足了蘑菇钱,还多了一份意外收获。
(采访)菇农:这个废料以前是没人家要的,现在这个废料也可以挣钱了,一个棚子挣两百到两百五块一个棚子这样一个棚子,那我们这个四十三个棚子要一万多钱了是吧,这个是另外的收入是吧。
利用稻草牛粪充当蘑菇的培养料,河泥成了蘑菇的覆土材料,蘑菇的废料又成了有机肥施给芦笋,这样的链条经济让嘉善县的姚庄镇得到了不仅仅是更高的经济效益。
(采访)县长:那么通过这样一条链条,通过这样一个资源的不断的循环的利用,排道河道里面也好,留在土壤里面也好,有些有害的因子在循环的过程当中,把它去掉了。那么这样的话,就是生态效益好了。
循环经济上的发展,菇棚设施上的改进,姚庄镇的菇农投入低了,效益却更高了。现在浙江省嘉善县蘑菇种植面积有1936万平方尺,总产量达1.5万吨,成为浙北最大的蘑菇生产基地。
(主持人)浙江省嘉善县姚庄镇的菇农利用本地资源,结合自身实际,就地取材,在省工省成本的情况下,得到了更高的效益。节本增效不仅让菇农有所收获,也带动了循环经济链条上的其它环节,给当地可持续性发展带来了巨大的效益。
在北京郊区大兴区就有一家大兴的黑皮鸡枞菌种植基地。通过建立温室大棚进行人工温湿度控制,模拟野生环境所需要的营养基质,一年四季都有新鲜的黑皮鸡枞菌生产。当菌柄长到3~5厘米菌盖没有张开时就要及时摘下来了。人工种植的鸡枞菌可鲜食,可各种烹饪,大棚内6个小时采摘一次,亩效益可达50万元以上。.
黑皮鸡枞菌富含多种氨基酸,是药食两用的食用菌之一。如今,人们采用先进的科学技术,将黑皮鸡枞菌引入大棚栽培,实现了黑皮鸡枞菌的人工栽培,降低了它的市场价格,让更多的人享受到这一美味。本期节目我们就向您介绍一下黑皮鸡枞菌的大棚栽培技术。.
在古田这个食用菌批发市场,高云富了解到一种叫竹荪的食用菌。竹荪是珍稀的药食两用真菌,被称为“真菌皇后”,市场上的零售价格从200元到600元一斤不等。竹荪不仅在国内有很大的销量,还出口东南亚地区。当时在老家江西赣南地区还没人种竹荪,又有土地、竹子等资源优势,他兴致勃勃跟这里的经销商聊起自己回家也种竹荪的想法,经销商们的反应让他信心倍增。.
这个砖厂是常莹千万财富的发源地,她一呆就是10年,原本很小的砖厂,发展成为了淮南市实力强大的砖厂,赚到了两千多万元。2006年,常莹计划卖掉砖厂,用两千多万投资一个新的项目。可父母听说这个项目后,被吓坏了,认定是拿两千多万瞎折腾,如果亏掉了,全家人的生活都要受影响,.
本期视频播出的是种植蘑菇的创新之法。丁伦保利用长稻草做成的养料“墙”,采用去蜡、打菌包、摞菌墙、加营养土和抹泥浆的办法,用长稻草长出了平菇、鸡腿菇和双孢菇等多种蘑菇,使蘑菇种植与众不同,这种方法作蘑菇栽培不仅节省成本,同时也降低了劳动力。丁伦保在稻草“墙”上种植的各种菌类是食用菌的一项创新途径。.
草菇是一个高温菇种,鲜贮能力低,从采收到破苞开伞只有24小时。因此在栽培方法上与其他的菇类有所不同。在本期的节目当中,就将为观众朋友们介绍一下草菇的栽培管理技术,希望在草菇栽培的过程中能给广大的养殖户朋友们带来一些帮助。.
本视频介绍了稻草立体栽培食用菌技术:稻草在我国广大的农村地区随处可见,农民朋友们往往把它当柴烧,相当一部分稻草则被随意的抛弃,任凭风吹雨淋直至最后烂掉,既造成了资源的浪费,又严重地污染了我们周围的环境。 现如今,广大的科技工作者们通过长期的生产实践,成功地把稻草运用在了食用菌的栽培生产上,这不但充分地利用了丰富的稻草资源,也使得稻草变废为宝,增加了稻草的经济附加值,而且还为广大的农民朋友们找到了一条致富的新门路。这项技术通过对未经粉碎的长稻草进行预处理,利用特制的模具将长稻草打成菌包,接种发菌后,将多层菌.
近几年,松露在国内的知名度逐年攀升,新鲜松露的价格从几十元一斤涨到了几百元一斤。然而当初松露还不怎么值钱的时候,谭新培就认定松露能给他带来财富,现在大家都说谭新培的眼光不一般。从2011年年底到2012年的年底,一季的松露销售下来,谭新培又赚到了90多万元。.
如今高基盛种植羊肚菌800多亩,今年销售额达到2000多万元,而做到这一切,27岁的高基盛是从1万元起家,只用了三年时间。由1万元起步,经过3年的打拼,高基盛从一个穷小子到赢得千万财富,终于实现了自己的财富梦想,创业也历练得他更加成熟。.
羊肚菌又称羊肚菜,是一种野生食用菌,在我国很多地区都有生长,由于菇帽部分长得很像羊肚,所以老百姓非常形象的称之为羊肚菌。金堂盛产羊肚菌?这事儿以前还真没听说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