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由于石斑鱼养殖密度急剧增高,同时海水养殖环境也逐渐恶化,导致鱼体抵抗外界病原侵染的能力不断下降,一些鱼类病毒性和细菌性疾病频繁爆发,对石斑鱼养殖业造成了重大损失,严重影响着石斑鱼养殖业的可持续良性发展。
石斑鱼白斑病是石斑鱼网箱养殖中的常见疾病,危害严重。防治方法: (1)硫酸铜海水液浸浴。将病鱼放人2毫克/升的硫酸铜海水溶液中浸浴2小时,再用海水冲洗,隔天重复1次。 (2)淡水浸浴。将病鱼放入淡水中浸浴4-5分钟,每天
鱼苗孵化要求水质清爽、藻向稳定。若水太清,容易起青苔和丝状藻,容易粘附缠绕鱼苗造成损失,同时强阳光直射会对鱼苗产生应激,影响鱼苗采食等;若水太浓、藻类过多,容易发生藻华和倒藻,也会对鱼苗产生不良影响,因此对养殖水体
由于气候原因及养殖户过量投饵导致鱼出现中毒、游塘、不上料等现象:建议养殖户先用净水王(1瓶用4~6亩)拌干净泥沙成颗粒状全池泼洒,接着按2亩用降解灵、粒粒神各1包全池泼洒,酌情可再用一次,据90%以上的用户反映处理效果特
1.主要病原:微孢子虫。 2.主要症状与诊断:随寄生部位和宿主不同,病鱼的症状而有所不同。患病石斑鱼腹部肿大,体表无病灶;解剖可见腹部有小黑颗粒互相连接,形成孢囊,刺破孢囊内为白色。显微镜观察下,可见大量孢子虫。伴随着石斑
病名 嗜子宫线虫病 病原 嗜子宫线虫 症状 寄生在鳞囊、鳍条或肌肉中。雌虫血红色,两端稍细,似粗棉线;雄虫细小。往往引起细菌、水霉病继发。揭起鳞片即可见红色虫体。寄生于鳍条的亦可见鳍条间有红色虫体。 危害对象 主
病名: 本尼登虫病。 病原: 本尼登虫属、新本尼登虫属。 症状: 寄生在鱼的体表皮肤,肉眼可见白色虫体,寄生数量多时,鱼呈不安状态,常在水中异常游泳或向网箱或其它物体上摩擦身体。体表粘液增多,局部皮肤粗糙或变为白色或暗蓝
【案例背景】 从今年3月--5月底期间是海南石斑鱼标苗的高峰期,从西线的儋州海头、乐东;再到东线的文昌铺前、烟墩、翁田、陵水等都出现了大量的石斑鱼标苗的黑身病,排池率相当高。本人近期在技术服务中走访众多标苗车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