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富经]刘小龙:靠小龙虾发家,一年收入3000万 视频来自:CCTV农广天地
[致富经]农村小伙改名后 四招就赚3000万 20170725
因为喜欢李小龙,他把自己的名字改成了刘小龙。自从叫了刘小龙,他还真就靠小龙虾发了家。喜欢李小龙,名叫刘小龙,靠着小龙虾,从农村老家走出的他,竟然真的从初到南京的一条虫变成了南京餐饮行业里的一条龙。
这一天,在刘小龙的店里,300多斤小龙虾,6种口味,一盘一盘往外端,摆成了一个直径1.8米的圆盘。
刘小龙店里的厨师:来,让一下。
观众:哇。
记者:您往高处站站。
市民:好嘞。
记者:是没见过这么多小龙虾,还是怎么着?什么?
市民:盛宴!
市民:见过小龙虾,但没见过这么大的。
记者:四十分钟之前。
主持人:这个帅哥是今天第一个到的。
市民:我是第一个观众。
市民:看着听好吃的,应该不错。大老远就闻着味道了。
市民:我就等着一二三呢,我都急够呛了,看我都出汗了!
记者:您来多长时间了?
市民:有十多分钟了吧。
记者:您在这闻半天味道了吧。
市民:就是,光看,吃不着,着急。
想吃龙虾,先要比赛,而比赛的内容是刘小龙精心设计的。
记者:您看出什么机关来了?
市民:好像这是壳,这是肉是吧。
市民:厉害啊!
记者:您分析一下。
市民:就是剥得特别完整。
记者:大家觉得剥成这样难不难?
市民:难!
记者:有没有压力?
市民:这个是高难度的!
记者:你们俩想怎么合作啊!
市民:他剥我吃。
记者:你们俩平时认识吗?
市民:不认识啊!
记者:不认识的人您都已经跟他合作了。
市民:就是感觉好。
记者:然后还让人家剥,您负责吃。
这是一场让参赛者有些难受的比赛,剥完的龙虾肉得忍着别往嘴里放,比赛不比谁吃的快,而是要比谁剥的又快又好。为了能把肉子剥的更完整,有的选手甚至手都抖了起来。
市民:我觉得我这个挺好的,就是我手有点抖,摆都不会摆了。
记者:你为什么抖呢?
市民:不知道,就是比赛就抖了。
记者:你是想到得奖就激动吗?
员工:她心想我大奖马上到手了,马上拿到大奖了。
记者:看着是个汉子,怎么干活这么细致呢?
市民:我弄不出来。
市民:平时吃虾的时候觉得虾壳难不难剥啊?
市民:平时吃虾不管壳完整度,只要肉完整就行了。
市民:是不是我这个肉还可以啊?我剥一个啦!来,第二个!
最终,这位大哥在3分钟之内剥了两只小龙虾,因为剥的又快又好,他获得了刘小龙店里800元的代金券,其他参与者也有200元的代金券。
而今天的重头戏还在后面,现场300多斤小龙虾,每只都是个头在一两二以上的精品龙虾,每斤进价58元,成本就接近两万元的小龙虾刘小龙邀请市民全部免费品尝,吃完为止。
一小时之内,白送近两万块钱的小龙虾,刘小龙为什么这么做呢?
刘小龙:让北京人民享受一下南方人吃小龙虾的吃法,这么多的品种,好多人爱吃小龙虾,但是不会剥小龙虾,所以我举办了这场剥小龙虾比赛,教大家怎么去剥龙虾,剥得也好,吃得也好。
刘小龙,出生在江苏省洪泽区的农村,20年时间,这个农村小伙不仅自己在南京站住了脚,还把村里上百号人都带到了南京。很多人都参不透刘小龙的高明之处,他没有背景、不爱说话、又特别不喜欢交际,但就是这么一个外地来的农村小伙,不仅成为了南京餐饮行业里的人物,就凭着他老家的小龙虾,一年就能有近3000万元的销售额。
江苏省南京市某餐饮企业 负责人 朱霞:高深莫测,大家都知道他是这个行业老大里面,做小龙虾比较好的,一个神秘莫测的高人!
小龙虾供货商 刘叶松:我发的就是刘小龙的财,从我内心讲,确实发的是他的财。
记者:就是随着他做大,您也跟着沾光呗!
小龙虾供货商 刘叶松:对对对,沾大光!
刘小龙不仅名字叫小龙,还真就是靠着小龙虾发了家,人家这名儿怎么这么会起呢?刘小龙说,他这名儿可不是会起,而是??会!改!
17岁那年刘小龙进城了,刘小龙说,那个年代,敢出来的,都是胆大的。然而胆大的刘小龙,进来南京的第一天就懵了,这南京怎么这么大啊!偌大的城市面前,刘小龙渺小得像一条虫,倍感无助时,他想起了一个人。
刘小龙:还是有点难度的。
如今,年近50,穿着皮鞋,刘小龙还能爬上这棵树,他说,这全靠他从小就喜欢功夫明星李小龙,练就的功底。
刘小龙:喜欢李小龙的精神,一身正气的精神,虽然你看他瘦,想帮助别人的时候,能有自己的力量去帮助别人。
因为喜欢李小龙,为了给自己打气,刘小龙到南京做的第一件事就是给自己改名。然而从那天起,这个名字也似乎真的灵验了,刘小龙的命运不仅因小龙虾而改变,他也真的从初入南京的一条虫变成了南京餐饮行业里的一条龙。从虫到龙,刘小龙是如何完成这场人生蜕变的呢?
在南京,刘小龙先是开起了出租车,他有着村里人的淳朴、热情,他帮老大爷赶过火车、挽救过跳桥女青年,他连年被公司选为先进,还被评选为南京市十佳出租车驾驶员。
1997年,他用开出租挣到的第一桶金,在老家洪泽区开了一家土菜馆,正是这次经历,让刘小龙捕捉到了一个从此改变命运的商机。
刘小龙的老家洪泽区位于洪泽湖畔,湖中产小龙虾,当地人向来都有吃小龙虾的习惯。
记者:我觉得我在家的时候,能吃这一铲子就不错了,在这是这么多铲子同时在煮。铲这个还是个体力活呢。
因为是产地,所以早在20年前,当地人吃小龙虾就已经是一件很寻常的事了,但是那个时候,还没人把小龙虾当好的,当地甚至有“穷人吃虾”的说法。当年,恐怕谁都没有预见,这个没人注意的小龙虾会在接下来的20年间身价倍增,很多人的命运甚至因虾而变。而这其中,就包括刘小龙。
2001年,正在老家开土菜馆的刘小龙发现,他店里并没有作为主打菜的小龙虾却风头强劲。
刘小龙:好多南京人,一车一车,拖家带口去吃小龙虾,完了以后又回南京了,不行,我要到南京去开,我说小龙虾在南京肯定会火。
2001年,刘小龙借了20万,他把老家的饭店连厨师带服务员整个搬到了南京。第三年,他的销售额突然一下猛增到了170多万元。
江苏省南京市某餐饮企业 负责人 朱霞:突然就起来了,很厉害,他就一夜之间突然,说要吃小龙虾就到卫岗吃小龙虾,那时候都不理解,开车到他那边去打包,打包到我的酒店来吃,那我就觉得奇怪了,这个小龙虾有什么特别之处?
一个从农村老家出来,在南京举目无亲的农村小伙,靠着什么一炮而红呢?刘小龙说,这全靠他找到的一种虾。这什么虾能有这么神奇呢?
刘小龙说,到了批发市场上就能看明白了,他要找的虾也在那里。
小龙虾商贩:别都看了,这不一个一个给你搬着呢吗?都一样,就这两个是你的,这两个是他的。就这两个,你要不要。
热闹背后,更是一场买卖双方的博弈。刘小龙告诉记者,在这个市场上,看着都差不多的小龙虾,其实大有玄机。初来乍到的外行人,根本摸不清这里的水深。
刘小龙:好像不太干净啊!
小龙虾商贩:这个干净!它就是原汁原味。
刘小龙:原汁原味?这个钳子怎么这么大呀?
小龙虾商贩:小龙虾大钳子就大呀!你看人大脚就大呀!
记者:那为什么有白的有黑的呀?
刘小龙:对呀!
小龙虾商贩:就跟人皮肤一样的,有黑皮肤、白皮肤。
这些商贩说的是真的吗,钳子大小真是个头区别?肚皮黑白真的是小龙虾的肤色吗?
在一处商贩那里,刘小龙找到了他想要的虾。
刘小龙:她家小龙虾质量不错!很干净你看,这才是我要的小龙虾。这种小龙虾顾客吃了,越吃越想吃。
刘小龙挑的虾是白肚皮、小钳子。他说,也正是靠着这种虾,让他在南京一炮而红。刘小龙找到的虾,到底有什么高明之处呢?
摆在面前的两盘清水煮小龙虾,个头一样,做法相同,通常在饭店里的售价也一样。但是却有着外行人看不出的玄机。
刘小龙:你把这两个对比一下。
记者:这真是不一样。但是,这边这个没有可能是这边洗完澡之后的样子吗?
刘小龙:不。它这个洗不洗都是这个颜色,这个洗过还有可能干净一点,但是,外面洗可以洗干净,里面是洗不干净的。
果然,黑肚皮的虾剥开后腮也是黑的,那么黑肚皮和白肚皮吃着会有什么不同呢?
刘小龙先给记者尝了白肚皮的虾。
记者:好吃,这种吃到一口就很开心的感觉。
刘小龙:对呀!
记者:瞬间就开心啦!
黑肚皮又会是什么味呢?
记者:我吃出来啦。
刘小龙:有什么不同呢?
记者:有一种味道,土腥味。
刘小龙:就叫土腥味,甚至有时候还有点臭味。
记者:所以会吃的就是吃这种。
刘小龙:对,但好多人不会吃。
刘小龙说,白肚皮的虾是“湖虾”,通常是生长在大湖之中,水质优良,所以肚皮是天然的白色。而黑肚皮的是“沟虾”,肚皮黑说明生长的环境差。而虾的爪大爪小,更是一个只有内行人才知道的诀窍。
这两只虾,身长一样,可钳子却有大有小。要看出其中的玄机,就要把他们的肚皮翻过来。钳子大的虾,肚子上有两对小脚,而钳子小的虾肚子上却没有。而这种肚子上有小脚,钳子大的虾就是公虾,而没有小脚,钳子也小的是母虾。
小龙虾供货商 刘叶松:它的尾巴比公小龙虾大,爪子小,黄比公小龙虾黄多,要是紧俏的时候,是对半的价格。
记者:就是公虾只是母虾一半的价格。
小龙虾供货商 刘叶松:对,一半的价格。
“会吃的人吃母虾,不会吃的吃公虾”,刘小龙只用湖虾,只选母虾,因为刘小龙知道,他一个外地人在南京,没有个依靠,想立足,唯一能靠的就是产品的品质。
然而,这还只是刘小龙在南京站住脚的第一步,2009年,凭借在南京街头的一个发现,刘小龙在南京当地迅速扩张,一年之内新开三家分店,生意最火时一家店一天就能收入15万元。刘小龙又发现了什么财富之道呢?
到2009年,刘小龙感觉到,南京当地的饭店越来越多,人们对吃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如何能在遍地的饭店中,让人记住自己呢。刘小龙想起了在南京街头看到的一个有趣的现象。
刘小龙:那个龙虾馆一个凉菜都没有,我就觉得怎么小龙虾还能这么做?但是生意照样很火爆,照样还排队。
只做一道小龙虾的龙虾馆,让刘小龙恍然大悟,2009年,他将菜单上小龙虾菜品的比例提高到70%,在同行中率先确立了靠小龙虾一只单品打天下的经营思路。单品店便于复制,2009年,刘小龙一年就新开了三家分店。
江苏省南京市某餐饮企业 负责人 朱霞: 他带动了一个行业,就是做单一品牌的业态。能把小龙虾做成一个品牌出来。他的战略、他的定位,可能不是我们做中餐的可以立马就能学到的。
到2014年,刘小龙的龙虾店已成了南京当地的知名品牌,然而14年间,当年没人注意的小龙虾也已经摇身一变,大到高档酒店,小到路边小馆,小龙虾已经成了南京的一个新标签。
游客:这的小龙虾个头更大,我们吃着更过瘾,吃龙虾必须喝酒,说句不好听的叫,喝龙虾必须吃酒,听说这的小龙虾更棒,所以我们专程过来。
记者:我怎么怀疑你们是这街上哪个店的股东啊。
游客:我们一定是托儿。打包的小龙虾。
然而就在小龙虾餐饮火爆的背后,却有一个困扰整个行业的难题。
江苏省南京市小龙虾店 店主:一般是三月份吃到十月份。到冬天就关门了,有的小龙虾店就不做了。
刘小龙:到了冬天时候你不开了,明年很有可能客人就不来了,流失了,那怎么办呢,这一直是每个小龙虾店老板的头疼的问题。
夏天火爆,冬天死掉,说的就是小龙虾馆特有的现象,这是由于冬天小龙虾产量低了,进价也高,很多小龙虾馆不挣钱干脆就关了。已经在南京做的风生水起的刘小龙,也躲不过这个难题,来南京后,他先后开了十多家分店,但全部都是只开一个夏天。
然而就在2014年冬天,刘小龙不关门了,而且将这一年的销售额提高了30%,他更是同时经营起了三家全年营业的龙虾店。而解决问题的关键,就在一盆鱼。
刘小龙发现,他小龙虾馆的主要消费群体,是一些有经济能力、对口味有一定要求的青年人,食材新鲜、口味过瘾是他们对菜品的要求。新鲜的鱼切薄片[养殖网:www.nczfJ.com/],加入四川麻椒,吃起来鲜美又麻辣过瘾。针对目标消费人群开发的椒麻鱼,不仅可以降低冬天小龙虾的点菜量,也弥补了小龙虾利润低的问题。
江苏省餐饮行业协会 常务副会长 于学荣:把我们夏季的爆款和冬季的产品能够相互地衔接起来,来弥补小龙虾的不足,让小龙虾旺季更旺,淡季也能够让老百姓品尝到龙虾的菜品。
刘小龙当年到南京只是想着能养活自己,而现在,他不仅养了自己一大家子几十号人,甚至有人说,他养了一个村。十多年间,刘小龙先后把自己村里上百号人都带到了南京,连村书记的弟弟都在他那打工。在刘小龙的老家,刘小龙可谓是今非昔比了。
记者:您专业打鼓多长时间了?
村民:最低五十年。
记者:最低五十年?您看这个,这么专业就是用这个,这是一个树杈。
村民:人也老化了,东西也老化了。
记者:这个树杈是用了有五十年了吗?
村民:这个才劈的。
刘小龙的车子刚一到村头,很多村民就赶了过来。
十多年的打拼,刘小龙不仅改变了自己的命运,很多人的命运也因他而改变。
然而就在2015年底,一个朋友的一席话给刘小龙泼了一盆冷水。
刘小龙:他说刘小龙你牛什么,你到北京看看去,我说什么意思啊。
刘小龙的朋友 刘嘉:我说你南京做这么好,这么牛有什么用,去北京看看。
去北京看看?看什么呢?听了朋友的话,刘小龙买了张火车票就直奔北京。下午三点,刘小龙到了北京的簋街,这一看,真把他给看懵了。
刘小龙:蒙了,真的蒙了,下午三点多钟,三点钟还在排队,我说不至于吧,三点多还在吃小龙虾吗,就是在吃小龙虾。
簋街之行,就像一盆冰水从头到脚给刘小龙砸了一激灵。
刘小龙:我迟早有一天,刘小龙也要回到簋街开个小龙虾馆,我当时就这么想。
然而北京哪是个说来就来的地儿呢,北京的簋街更是上演了小龙虾爆红传奇的圣地,簋街卧虎藏龙,刘小龙凭什么敢来这里比划比划呢。然而刘小龙铁了心了,他还就认定簋街了。
2016年,刘小龙收到消息,簋街上有一家商铺几小时前刚刚挂牌出租,从听着信儿到签合同他只用了三天时间。
刘小龙的员工 陈晓:刘总真想得起来,到北京去开店,亏本的日子在后面呢。
江苏省南京市某餐饮企业 负责人 朱霞:北京小龙虾,我不知道北京的理念吃不吃小龙虾,首先我们对北京市场我们不是很了解。
当南京的很多同行还搞不清楚北京人到底吃不吃小龙虾的时候,刘小龙已经在北京吃小龙虾最火的簋街上砸下400万。
当年的北京之行虽然看傻了眼,却也让他看出了北京小龙虾的商机。刘小龙发现,虽同为小龙虾,但北京跟南京的做法却是两码事。北京的小龙虾叫“麻小”,口味以麻辣为主,顾客吃的就是一个辣得过瘾。而南京的小龙虾更注重吃虾的那口鲜味,随便哪家的菜单上小龙虾的口味就有十多种。
记者:有了,这个一开始觉得像是火山在喷发一样。
刘小龙:冰镇龙虾讲究一个腾云驾雾的感觉。
记者:这道菜我觉得聚会的时候,上这个菜会特别有气氛,好像是很多美女在这泡温泉的感觉,一个个都伸着胳膊在这。
为了在簋街上有个华丽亮相,刘小龙一到簋街就举办了各种突出南京小龙虾特色的推广活动,甩出南京牌。
目前,刘小龙带着老家人已在北京开了两家店,2016年的销售额达到3000万多万元。
江苏省餐饮行业协会 常务副会长 于学荣:在南京的消费者心目当中成为了一个金字招牌,特别是,他有愿望走到首都北京,把江苏的各种不同制作方法的小龙虾能够带到北京,让大家对小龙虾的产业有一个全新的了解。
[每日农经]马蜂窝里巧赚钱(上)(20130912) 他骁勇善战,是天生的杀手。 蜂农:两分钟可以吃一只虫子。 它嗜肉成性,同类都不放过。 蜂农:害虫都活不了。 它闪电出击,给入侵者致命一击。 蜂农:只要靠近蜂巢,它就会.
宠物店里售羊驼 18日,网友“@然然jaejaecat”爆料称,在沙坪坝某宠物店内,有“各种可爱的小动物还有男模合影,关键是还有草泥马啊!”网友也在微博上“附”上一组9张拼图的宠物店内的现场.
[每日农经]一亩葡萄可卖出三十万元(20140619): 联系方式:云南蒙自 13887360883 云南,被称为彩云之南。刘畅这次到这采访不仅心情愉快而且还获得了一条令她振奋的信息,她听说当地有人种葡萄一亩地一年赚了30万元。.
[每日农经]端午特供(1)湖北蕲春:小艾草 年产值十亿元(20140528): 孙志鹏:这里是湖北省蕲春县,古称蕲州,这可是医圣李时珍的故乡。眼下马上就要到端午节了。人们都在忙着包粽子买粽子,准备雄黄酒。哎?您说这当年李时珍在.
猕猴桃果实肉肥汁多,清香鲜美,甜酸宜人,耐贮藏,因此,深受人们的喜爱。本篇文章主要从猕猴桃的生长习性、生长环境要求、建园和猕猴桃栽植管理技术以及适时收售等5个方面来阐述泥猴桃的生产管理技术。 一、猕猴桃生长习.
[致富经]裸婚小伙的千万富翁之旅(20141204)视频转自:CCTV7央视七套致富经官网 大城市的夜晚依然车水马龙,但申浩清楚这样的繁华并不属于自己,同样不属于自己的还有那些万家灯火的温暖。努力干活,从一个工地到另一个工地,一.
人工养殖蝎子已被证实是一个农村创业的好项目,很多人都靠养蝎赚了钱,同时也有很多农民朋友想加入到养蝎队伍中去,不过,对于生手来说,首先要了解的一个问题,就是要知道蝎子吃什么!现在农村致富经网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蝎子的.
[致富经]几百万存款密码被篡改以后(20150527)视频转自:CCTV7央视七套致富经官网 王雪莲跑市场签合同,老公负责工程进度,双剑合璧,生意做的风生水起,夫妻俩成为诸城市让人羡慕的“黄金搭档”。6年时间.
[每日农经]不爱钻泥 大个子泥鳅随时能卖(20140418) 泥鳅味道鲜美,营养丰富,含量蛋白质高而脂肪较低,既是美味,又是大众食品,素有“天上斑鸠,地下的泥鳅”,和“水中人参”的美誉。 泥鳅大家.
通过分析露地西红柿的选种、育苗、田间管理、病虫防治等一整套管理技术,希冀对当地露地西红柿生产有积极的指导意义。 番茄因其富含维生素、番茄红素、碳水化合物等,营养丰富,具有美容、防衰老之功效,深受广大市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