稻鸭混合种养模式,主要以水田为基础、优质水稻生产为为中心、家鸭野养为特点,可实现无公害绿色食品生产目标的农牧结合、生态化立体生产新模式。其特点是利用鸭在稻田捕虫、除草、防病、增肥和刺激水稻生长,稻田养鸭、养鸭肥稻保稻。具有改善生态环境,增强水稻自身生长活力,省工节本,稻鸭产品安全优质的突出优点。稻鸭混合种养模式,既可以用于单季稻田,也可以用于双季稻田的早稻和晚稻。该模式对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保护农业生态环境,提高粮食生产能力具有重大意义。适宜于长江中下游地区水稻田采用,特别适合于无公害水稻生产基地和绿色优质水稻生产基地应用。
技术要点:
2.1 混合种养规格
水稻种植株行距配置,既要有利于鸭在稻间穿行活动时少伤害稻苗,又要兼顾当地种植习惯。采用手工或机械移栽的一季中、晚稻或者是连作早晚稻,以宽行窄株的密植规格为宜;采取抛栽或撒直播的一季中、晚稻,或连作早晚稻,由于没有行株距可分,水稻生长前期,鸭在稻丛间间的觅食活动,不同程度会直接伤害一些稻苗,为了补足苗数,除了适当推迟放鸭时间外,还要比不放鸭的稻田多抛一些基本苗,或多播些芽谷。
鸭子放养密度,一般以10亩稻田为一个单元,稻田四周进行塑料纱网围栏,高度0.7-0.8米,内放养鸭子120-150只,田边搭个小型简易棚,进行全天候共育。
2.2 品种选择
水稻要因地制宜选择株高中上,株型集散适中,茎粗叶挺,分蘖较强,抗逆性好(包括抗倒伏、抗稻瘟病等)的早、中、晚稻优质高产新品种作为稻鸭共育的水稻品种。如:两优培九、协优9308、中浙优1号、华优桂99、宜香1577、等等。
鸭子要选用适于稻间放养的中小型个体的品种,成年鸭每只重1.25-1.6公斤为宜,放养稻间穿行活动灵活,露宿抗逆性强,适应性较广,成活率高品种。如:绍兴麻鸭、半番鸭、康贝尔鸭、湖南攸县麻鸭等等。
2.3 茬口及放养时间安排
单季稻地区:冬季作物收获后,接着种植单季晚稻,于单季晚稻移(抛)栽后10天左右或直播后30天左右把经过育雏10-15天的小鸭放入稻田,进行全天候稻鸭共育,直至水稻抽穗并开始灌时收捕鸭子,公鸭以肉用鸭上市,母鸭转移到其他地方进行培育成蛋鸭,以产蛋再增值;水稻收获后再种植冬季作物。
双季稻地区:冬季作物收获后,接着进行早稻和晚稻两季稻鸭共育,晚稻收获后再进行种草养鹅或种植其它冬季作物,这样可以显著提高经济效益。
2.4 田间管理要点
水稻,稀播培育水稻带蘖壮秧。每亩播种量杂交稻为7.5公斤左右,常规稻40公斤。直播稻本田每亩用种量杂交稻1.25公斤,常规稻3.5公斤。通过浅湿水、巧施肥和轻度多效唑控高促蘖,育成适龄(20-25天)、根旺、茎粗、叶绿的带蘖矮壮秧。直播稻播后保持土壤湿润,以利于扎根座苗、培育壮秧,以后干干湿湿至二叶一心再灌浅水层促进分蘖。
适时移栽合理密植。于秧龄25天左右移栽,以宽行窄株的行株距为宜,每丛插1-2本(杂交稻)或5-6本(常规稻)。采取抛栽或撒直播的水稻适当增加一些基本苗。
科学施肥与管水。水稻移栽前一次性施足肥料,以腐熟长效的有机肥、复合肥为主,施肥量视土质而定;追肥少施化肥,一般移栽后7天,每亩施尿素5-7.5公斤,以后一般不施追肥。分蘖高峰后确保群体协调,苗足株健,孕穗期,以提高成穗率为中心,田间经常保持水层,缺肥田块看苗补施适量N,K肥。大田丰产沟要挖得深些,并在沟内始终保持3-5cm深的水层,供鸭洗澡之需用。采用分片搁田办法解决稻鸭需水的矛盾。
做好稻田病虫草害防治。共育期间稻间害虫主要靠鸭捕食为主,一般不用药剂防治,如危害严重可辅以高效、低毒、低残留的农药予以防治;例如在放鸭前用敌敌畏(100g/亩)控制稻蓟马危害稻苗;如果有螟虫和纵卷叶螟为害严重,可用锐劲特等无公害允许使用的农药喷防,在喷农药治虫前,要将鸭赶到另一方暂不治虫的稻田,或赶到池塘、沟渠、莲藕田等过渡几天后再赶回到治过虫的稻田。杂草基本可以通过鸭子加以控制,一般不施用除草剂。
捕鸭后的管理。鸭赶出稻田后,立即清沟、排水,并经常采取湿润灌溉方法,以增强稻根活力,防止稻体发生倒伏。如有病虫危害,在稻谷安全间隔期内,喷1次无公害允许使用的农药。
鸭子适时孵育健壮雏鸭。一般掌握“谷浸种,蛋起孵”的原则,以便及时把雏鸭放入稻间共育。对孵出的鸭苗进行挑选,去除体弱个体。
建好围网,搭好雨棚。在放养鸭前,以10亩左右为范围,在稻田四周用尼龙网或遮阳网作围栏,可防鸭外逃和外敌直接侵害,围栏高度以0.7-0.8m为宜,并按每2m左右插一根小竹竿支撑即可。同时,田边搭接小型简易棚,便于小鸭躲风雨和喂饲。
适时放养,合理承载量。在水稻移(抛)栽后10-12天,直播稻播种后20-25天,稻苗返青并开始分蘖时就可以放养雏鸭。为了使雏鸭有适应稻间生活的过程,可将雏鸭先放入田边简易棚内过渡2-3天,然后放入稻间。在放养雏鸭时,最好在一群鸭里放养3-4只大约1-2个周龄的幼鸭,以起到遇外敌时能预警,回躲风雨棚时能领头的作用。
注意防疫。放养前每只鸭还需注射预防性疫苗,每只1日龄雏鸭皮下注射生理盐水稀释的0.5ml病毒性肝炎弱毒疫苗;放养前每只注射0.5-1.0ml鸭瘟弱毒疫苗。
及时补充绿萍和适量添饲。鸭放养初期,由于雏鸭觅食能力较差,早、晚喂些容易消化、营养丰富的饲料,以便满足早期生长发育的需要;放养15天之后,由于田间虫、草、萍等食料丰富,一般情况下可不补充饲料,以提高鸭子的“役禽”功效,促进水稻生育;中后期针对稻间草、虫等活食的减少,而鸭子长大食量需求增加的实际情况,此时最好不断抛撒绿萍供鸭食用,增加鸭的天然活饲料。收捕前15-20天,除抛撒绿萍以外,在傍晚再添喂稻谷等饲料,用量一般随着鸭子的体重增大而逐步增加,以食后不剩余为度。
鸭子收捕。水稻齐穗后开始灌浆下垂时,鸭群就会喙食稻穗上的饱满谷粒,要及时把长足个体的鸭子从稻间赶出来,进行收捕。
模式注意事项
(1)安排辅助场所。由于稻鸭共育技术需要提前繁殖绿萍,同时水稻搁田和喷药治虫时要求将鸭子赶到其它地方过渡几天,因此,在安排稻鸭共育田时,要选择附近有池塘或莲藕田的田块,这样既可在池塘、莲藕田里繁殖绿萍,又可提供鸭子过渡的场所。
(2)要防止外敌为害。稻间放养的鸭群,除了空中的鹰、乌鸦等飞鸟有时袭击幼鸭外,地面的黄鼠狼、蛇类、鼠类、野猫、狐狸、狗等也会为害鸭子。
(3)要加强稻鸭产品的产业化开发。努力与企业联合,形成优质水稻良种繁育--稻鸭共育--米制品加工--销售和种蛋生产--孵化育雏--订单种养--鸭肉及鸭蛋加工--销售等产业链,有利于综合效益提高。
3 预期效益
与常规水稻生产相比,稻鸭混合种养每亩可增产稻谷20公斤,亩增纯收入200多元。此外能大幅度减少化肥、农药的施用量,增加稻田害虫天敌,节省成本,提高种粮效益,改善生态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