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屏县既是贵州省中蜂生产的主产县份之一,也是黔东南州中蜂野桂花蜜生产的中心产地。自1992年以来,锦屏县先后组织实施了《锦屏县开发优质野桂花蜜技术》、《黔东南州中蜂野桂花蜜综合配套技术研究》和《锦屏县中蜂“一改五推”技术推广》等配套项目(课题)。全县中蜂生产得到了积极促进和较快发展,一批蜂农已通过养蜂走上了致富之路。然而,部分中蜂饲养户却在“旧法”改“新法”饲养后遭到失败,少数蜂场就此一蹶不振,给进一步发展中蜂生产带来一定的负面影响、笔者将十多年来推广中蜂“一改五推”技术进行总结和分析,供养蜂生产者参考。
1 失败的主要原因
1.1 盲目过箱 旧法养蜂毁脾榨蜜,产量低,效益差。部分旧法养蜂者在看到新法饲养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后,热情高涨,急于求成,在对中蜂科学饲养知识一知半解的情况下,盲目把自己的蜜蜂过箱改成新法饲养,结果是方法不当或不懂管理而最终导致失败。
1.2 饲养管理不到位 旧法养蜂虽然技术落后、产品产:量低,但适应中蜂的生物学特性,蜂群一般都能顺应发展。而改成新法饲养后,就需要对蜜蜂进行科学的饲养和管理,如补饲、取蜜、春季人工育王一次性换王、提前奖励饲喂等都要有一定的技术和方法。还有少部分初学养蜂者为了扩大蜂场规模,盲目分群,把强群分成弱群,不但影响了产量,而且形成弱群后,蜂群的抗逆能力减弱,易受病虫害,飞逃率增高,结果是分后又合,损失惨重。
1.3 近亲繁育致抗病力变弱 中蜂多为定地饲养,就地繁衍,很少与外界进行蜂种交换。在这种条件下,中蜂的繁衍实际上是在相对封闭的环境中近亲繁育(一般由1至数群经几年的饲养繁殖发展为几十群)。由于近亲繁育,蜂群有害的隐性基因逐步纯合,个体抗病力逐渐变弱,每隔4~5年暴发一次中蜂囊状幼虫病。该病来势凶猛、危害猖獗,部分中蜂场常遭受毁灭性危害。等蜂群经过几年的恢复和发展,每户形成一定的饲养规模后(20~30箱),又遭危害,如此周而复始损失严重。
1.4 受意蜂侵害 随着交通公路的改善,自2003年起,每年秋冬季广东、广西、湖南等省意蜂饲养户在锦屏县的茅坪、小江、平金、卦治等地公路沿线放养的意蜂不少于2000箱。由于意蜂的进入,品种间互相争夺蜜源、斗杀,以及盗抢中蜂箱内巢脾蜜,使中蜂生产和生存能力降低,严重者飞逃,同时给中蜂带来毁灭性病害(如囊状幼虫病,此病虽对意蜂危害不重,但对中蜂却危害严重)。
1.5 缺蜜断子飞逃 锦屏县蜜源植物虽然多达60余种,但在中蜂生产中却面临两大难题。一是能取到商品蜜的仅有野桂花、千里光、火草、盐肤木、油菜及紫云英等6种,其余辅助蜜源分布广、量稀少;二是主要蜜源周年轮供不均衡,春、秋两季丰富而夏季严重不足,从油菜、紫云英花期结束(4月底),一直到8月下旬盐肤木开花流蜜前,有长达4个月的缺蜜期,需要进行人工补饲,部分蜂农因经济条件差,无钱买糖补饲,以致蜂群缺蜜而断子飞逃,造成养蜂失败。
2 对策
2.1 提高认识,加强领导,确保中蜂生产健康发展 锦屏县是全国南方集体林区重点林业县份之一,森林覆盖率达62%,境内蜜粉源植物丰富,可采集利用蜜源达6.5万公顷,可容纳蜂群5万群以上,现饲养量仅占可容量的13.16%。尤以山茶科柃属植物(俗称“野桂花”)较多,每年10月中旬至次年2月底开花流蜜。由于此花开于秋冬及早春季节,气温较低,只有中蜂才能采集,且花蜜香味浓郁,无污染,国内产量稀少,是“蜜中极品”,深受消费者青睐,市场供不应求,经济价值极高。因此各乡镇党政及相关部门要高度重视养蜂业,抓住农业结构调整机遇,对养蜂生产进行统筹规划,每隔5~6km建设1个蜂场,每场养蜂20~50箱;同时,要充分利用财政扶贫资金、退耕还林资金、小额贷款及养蜂户自筹资金大力发展养蜂生产;健全县、乡领导组织和技术保障系统,使全县中蜂生产布局合理、健康、稳定、协调发展。
2.2 严格要求、慎重过箱 中蜂新法饲养有一定的技术要求,如过箱前要了解当地的蜜源植被、气候特点等自然条件是否适宜,周围10km内是否有意蜂饲养,尤其是引进蜂群农户更应注意,这是关系到蜂群是否饲养成功的先决条件。过箱前还要熟悉中蜂过箱的技术要领,最好的方法是邀请有技术的中蜂师傅指导、帮助过箱,或是参加专业培训,避免在一知半解的情况下盲目过箱造成不应有的损失。
2.3 加强科学饲养与管理 中蜂在长期进化过程中形成了特有的生理习性。过箱后,其饲养与管理既不能像旧法养蜂那样不闻不问,也不能向饲养意蜂那样经常检查。要根据中蜂的生活习性进行管理,如检查蜂群要根据不同的外界条件和不同时期进行,一般只有在流蜜期和必要时才开箱全面检查,而且检查的次数不宜太多。同时,还要开展人工育王春季一次性换王、提前奖励饲喂、安装巢虫阻隔器或阻隔巢等。为避免盗蜂,缺蜜期补料应安排在夜间进行。
2.4 开发林区蜜源,发展生态养蜂 趁国家禁伐天然林、退耕还林还草的契机,发展生态养蜂。建议中蜂养殖户结合退耕还林还草,在荒山、荒地、十边地及蜂场周围等播种蜜源植物,涵养蜜源林,改善养蜂生态环境和蜜源结构,解决蜂群越夏渡秋缺蜜问题,提高中蜂生产能力。(1)把蜜源的利用和发展与“天保工程”的实施和农业、林业、果品业的结构调整有机地结合起来,并通过对新、老养蜂户进行宣传动员和给予优惠政策等,因地制宜地采取“保、补、扩、合”的原则,开发林区蜜源,发展生态养蜂。保:是结合“天保工程”的封山育林保护和利用现有蜜源;补:就是在充分利用现有自然蜜源的基础上,补充种植其它蜜源植物,使之在品种、花期上相互搭配、相互交接;扩:是响应国家号召,利用在25°以上坡耕地退耕还林、还草的契机,成片种植扩大野桂花、千里光、火草等优质蜜源植物;合:是结合发展经果林,种植对养蜂有蜜源价值的果树或其它林木,如枇杷、脐橙、盐肤木、木荷等。(2)不论是养蜂还是种草植树发展蜜源,都必须要有一定规模才能调节和改善环境,产生规模效应。一般要求户养蜂20~50箱,拥有自然或人工蜜源3~6公顷。
2.5 开展优良蜂种选育,提高蜂群抗病力 当前,对中蜂生产威胁最大的病虫害一是巢虫,二是中蜂囊状幼虫病。巢虫通过推广巢虫阻隔器和抗巢虫药物,已得到较好的控制。但对中蜂囊状幼虫病,国内外还没有一种十分有效的药物。因此,通过有目的地选种育王,提高蜂群抗病力,就成了控制中蜂囊状幼虫病的有效途径。而有目的地选种育王,就必须实行人工选种育王,选用那些春季繁殖迅速、产蜜量高、造脾快、不起盗蜂、抗病虫害能力强的蜂群作种用群和哺育群,育出高质量蜂王去换那些不抗病、生产性能差的蜂王。经过持续几代的选育,就能稳定和提高全场蜂群的抗病力。定期从外地引进与本地蜂群血缘关系较远的同一蜂种(生产性能更好、对中蜂囊状幼虫病抵抗能力更强)改良当地中蜂,提高蜂群抗病力和丰富蜂群的遗传性。
2.6 加强中蜂自然保护区工作力度,禁止意蜂进入 锦屏县是贵州省四个中蜂自然保护区之一,且锦屏中蜂个体大、蜂王产卵能力强、能维持强群,是国内优秀的中蜂品种,省外(广东、广西)曾多次到锦屏县引种。保护锦屏县的中蜂资源,不仅是保护当地蜂农的利益,而且也是国家保种工作的需要。为此,锦屏县应在加大中蜂自然保护区工作力度的同时,积极争取省、州司法立法来禁止意蜂进入锦屏县境,确保中蜂生产的健康发展。
[每日农经]马蜂窝里巧赚钱(上)(20130912) 他骁勇善战,是天生的杀手。 蜂农:两分钟可以吃一只虫子。 它嗜肉成性,同类都不放过。 蜂农:害虫都活不了。 它闪电出击,给入侵者致命一击。 蜂农:只要靠近蜂巢,它就会.
宠物店里售羊驼 18日,网友“@然然jaejaecat”爆料称,在沙坪坝某宠物店内,有“各种可爱的小动物还有男模合影,关键是还有草泥马啊!”网友也在微博上“附”上一组9张拼图的宠物店内的现场.
[每日农经]一亩葡萄可卖出三十万元(20140619): 联系方式:云南蒙自 13887360883 云南,被称为彩云之南。刘畅这次到这采访不仅心情愉快而且还获得了一条令她振奋的信息,她听说当地有人种葡萄一亩地一年赚了30万元。.
[每日农经]端午特供(1)湖北蕲春:小艾草 年产值十亿元(20140528): 孙志鹏:这里是湖北省蕲春县,古称蕲州,这可是医圣李时珍的故乡。眼下马上就要到端午节了。人们都在忙着包粽子买粽子,准备雄黄酒。哎?您说这当年李时珍在.
猕猴桃果实肉肥汁多,清香鲜美,甜酸宜人,耐贮藏,因此,深受人们的喜爱。本篇文章主要从猕猴桃的生长习性、生长环境要求、建园和猕猴桃栽植管理技术以及适时收售等5个方面来阐述泥猴桃的生产管理技术。 一、猕猴桃生长习.
[致富经]裸婚小伙的千万富翁之旅(20141204)视频转自:CCTV7央视七套致富经官网 大城市的夜晚依然车水马龙,但申浩清楚这样的繁华并不属于自己,同样不属于自己的还有那些万家灯火的温暖。努力干活,从一个工地到另一个工地,一.
人工养殖蝎子已被证实是一个农村创业的好项目,很多人都靠养蝎赚了钱,同时也有很多农民朋友想加入到养蝎队伍中去,不过,对于生手来说,首先要了解的一个问题,就是要知道蝎子吃什么!现在农村致富经网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蝎子的.
[致富经]几百万存款密码被篡改以后(20150527)视频转自:CCTV7央视七套致富经官网 王雪莲跑市场签合同,老公负责工程进度,双剑合璧,生意做的风生水起,夫妻俩成为诸城市让人羡慕的“黄金搭档”。6年时间.
[每日农经]不爱钻泥 大个子泥鳅随时能卖(20140418) 泥鳅味道鲜美,营养丰富,含量蛋白质高而脂肪较低,既是美味,又是大众食品,素有“天上斑鸠,地下的泥鳅”,和“水中人参”的美誉。 泥鳅大家.
通过分析露地西红柿的选种、育苗、田间管理、病虫防治等一整套管理技术,希冀对当地露地西红柿生产有积极的指导意义。 番茄因其富含维生素、番茄红素、碳水化合物等,营养丰富,具有美容、防衰老之功效,深受广大市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