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 由二级保护动物提升为一级迫在眉睫
世界自然基金会东亚野外生物贸易研究委员会中国地区项目负责人徐宏发表示:“这几年,中国查处的一些成吨的穿山甲案,基本上都是从东南亚走私过来的,而这种大规模的走私也给东南亚的众多穿山甲带来了灭顶之灾,目前在柬埔寨、越南和老挝的森林中,穿山甲已经所剩无几。”
虽然穿山甲在亚洲各国都受到法律的保护,《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于2002年也禁止任何穿山甲的国际贸易活动。然而,在巨大市场需求和经济利益的刺激下,这些法律条款并没有发挥足够有效的作用,直接导致穿山甲在东南亚的很多地区已经灭绝。
由于缺乏相应的基础调查,国内很多地方并不清楚本地究竟还有多少穿山甲分布,对其濒危状况大多数地区和相关机构并不了解。穿山甲的繁殖比较缓慢,每年一胎,每次通常只产一仔,偶产两仔,遭到大肆捕杀后极易灭绝。
1988年12月10日,经国务院批准的《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中,穿山甲被列入了国家二级保护动物。中国野生动物保护由二级升为一级并不是没有先例。最近几十年以来,由于市场的巨大需求和价格的极大诱惑,中国非法盗猎麝类动物活动一直十分猖獗,麝类动物的栖息地也不断遭受破坏,资源状况急剧恶化,其中原麝和黑麝已濒临灭绝。
为从根本上扭转我国麝资源危机的严峻形势,经国务院批准,国家林业局于2003年2月21日发布第7号令,将麝科麝属所有种类由国家二级保护野生动物调整为国家一级保护野生动物,麝类动物成为了1988年以来截至目前中国唯一保护类别从二级升为一级的物种。麝类动物保护级别提升以后,中国国家林业局也出台了一些更为有力的保护措施,并鼓励进行人工驯养和繁殖。这一系列措施,对麝类动物的保护起到了很大的作用。穿山甲的保护也可以比照这样的方法进行。
目前,对穿山甲人工繁殖和饲养也作过一点试验,但不太成功。
五 “不吃不药”只是保护的一种手段
2007年,我决定去对中国的森林破坏做一些更深度的调查的时候,我到了江西某旅游区。
由于该旅游区发展非常快,在游客无遮拦的嘴的带动下,发展出一个新型的产业——野生动物捕杀销售业。
在该旅游区一个必然要经停的镇,发展出了一个名叫“天街”的游客消费品市场。在这个市场里,有一条专门提供餐饮服务的街。几乎每一家店的门口,都摆着几个锈迹斑斑的铁笼子。里面,关押着野鸡、竹鼠、野猪、“山熊”——猪獾或者狗獾;旁边的塑料大盆里,匍匐着一两只陆龟、几只野生甲鱼,一些野生的鱼类;网兜里,则一定有好几种青蛙在那等候“鲜活点杀”——它们中有的是野生的,有的是养殖的。
更多的秘密藏在店面里。为了获得更真实的情况,我假装“明天”要有两桌的客人要宴请,想看看各家的野味货色。十几家看下来,发现店家大体都能够卖黄麂、水鹿、娃娃鱼、穿山甲、蛇,有些店家还承诺能够卖猫头鹰,把猫头鹰和蛇一块做成汤,叫“龙凤汤”。
店家的经营方式非常灵活,只备少量的货,一般在顾客明确点了菜之后,马上打电话到某个野生动物经销商那要货。我试图设法接近、采访一位野生动物经销商,但一直没有成功。不过,穿山甲供应是丰富的,几乎每一个店家的冰柜里,至少都有十几只冰冻的穿山甲,它们被剥去了外甲,剩下一堆可惜的肉。这些肉半红不白地缩成一堆,没有人知道它们来自哪里,只知道它们将要去向何方。
熟悉情况的人不承认这里的野生动物来自本地,他们说这些东西来自吉安的遂川县、湖南的永新县等地。只是这里游客多,销售起来便捷快速一些。
如果说,吃穿山甲的风气还有可能被“八项规定”这样的抵制奢糜之风的戒律所打压的话,那么,用穿山甲鳞片入中药,在中国则是一个永远不肯放弃的追求。
穿山甲由于能够打洞钻地,因此,中医相信它擅长“通”。而中医认为好多病,都是因为淤积和不通所至,于是,穿山甲的甲片,几乎成为“百通之神”。
《本草纲目》创造了穿山甲的迷信:“穿山甲入厥阴、阳明经。古方鲜用,近世风疟、疮科、通经、下乳,用为要药……凡风湿冷痹之症,因水湿所致,浑身上下,强直不能屈伸,痛不可忍者,于五积散加穿山甲七片,炮熟,同全蝎炒十一个,葱、姜同水煎,入无灰酒一匙,热服取汗,避风。”
《医学衷中参西录》说得更神奇:“穿山甲味淡性平,气腥而窜,其走窜之性,无微不至,故能宣通脏腑,贯彻经络,透达关窍,血凝血聚为病,皆能开之,以治疔痈,放胆用之,立见功效。”
百度百科这样形容它的甲片:“穿山甲昼伏夜出,遇敌时则蜷缩成球状,坚硬的硬壳令猛兽难以咬碎或下咽,穿山甲的外壳是由被称作角蛋白的有机骨骼结构组成,它大约占穿山甲总体重的20%。当大型食肉动物试图去咬缩成一团的穿山甲时,穿山甲也会利用肌肉让鳞片进行切割运动,割破敌人的嘴巴,试图吃掉穿山甲的动物会被割成重伤。”
当然,这是一个尚且活着的穿山甲可能的御敌之功。对一个死去的穿山甲来说,它的甲片在中国的命运,就是成为“通经下乳”的中药。
六 加大打击力度才是最有效的保护
在中国,几乎所有参与野生动物保护的人都明白,被吃以及被当成中药尤其是神奇的中药,是中国诸多野生动物走向灭绝的主要原因。因此,不吃,不药,是从公众消费角度,倡导野生动物保护的重要路径。
到目前为止,不是因为被吃而濒临“中国新濒危物种”的物种,只有江豚。江豚的肉不好吃,而且有一点轻微的毒性,但仍旧挡不住有人想做它的生意。有一只可怜的江豚,甚至被运到了乌鲁木齐的菜市场,准备以每斤80元的价钱销售。
大自然保护协会北亚区总干事长张醒生认为,穿山甲和鱼翅一样,它被吃其实不是因为它作为食物有多好吃,或者它的体内含有多么不可或缺的营养,它被吃完全是因为“贿赂经济”与“炫耀心理”作祟。
而“不药”就有些艰难,要想说服“国家药典委”将穿山甲逐出中药典,几乎比登天还难。想要说服公众不用穿山甲甲片“通经下乳”,也是难上加难。环保志愿者金晓洁注册了“穿山甲学社”的新浪微博,争取在保护穿山甲方面能够有所作为。她认为:“当然还有一个办法是寻找替代品,当前已经有一个替代品出现,说服公众为了保护穿山甲而主动选择替代品,也许是环保组织推进穿山甲保护的一个重要通道。”
但金晓洁也不知道,替代之路在何方。要说服一个迷信“珍稀奇异”的国家的个体放弃对自己身体的迷恋,而走向尊重物种的保护之路,难上加难。
当然,最好的办法是加强对捕捉、运输、销售穿山甲行为的打击力度。即使穿山甲没有升级为国家一级保护动物而继续停留在国家二级的序列中,全国的森林公安、海关部门,也都应当加大对涉及穿山甲的违法行为的打击力度。而公众的举报和环保组织的介入,也是一种非常重要的辅助力量。
[每日农经]马蜂窝里巧赚钱(上)(20130912) 他骁勇善战,是天生的杀手。 蜂农:两分钟可以吃一只虫子。 它嗜肉成性,同类都不放过。 蜂农:害虫都活不了。 它闪电出击,给入侵者致命一击。 蜂农:只要靠近蜂巢,它就会.
宠物店里售羊驼 18日,网友“@然然jaejaecat”爆料称,在沙坪坝某宠物店内,有“各种可爱的小动物还有男模合影,关键是还有草泥马啊!”网友也在微博上“附”上一组9张拼图的宠物店内的现场.
[每日农经]一亩葡萄可卖出三十万元(20140619): 联系方式:云南蒙自 13887360883 云南,被称为彩云之南。刘畅这次到这采访不仅心情愉快而且还获得了一条令她振奋的信息,她听说当地有人种葡萄一亩地一年赚了30万元。.
[每日农经]端午特供(1)湖北蕲春:小艾草 年产值十亿元(20140528): 孙志鹏:这里是湖北省蕲春县,古称蕲州,这可是医圣李时珍的故乡。眼下马上就要到端午节了。人们都在忙着包粽子买粽子,准备雄黄酒。哎?您说这当年李时珍在.
猕猴桃果实肉肥汁多,清香鲜美,甜酸宜人,耐贮藏,因此,深受人们的喜爱。本篇文章主要从猕猴桃的生长习性、生长环境要求、建园和猕猴桃栽植管理技术以及适时收售等5个方面来阐述泥猴桃的生产管理技术。 一、猕猴桃生长习.
[致富经]裸婚小伙的千万富翁之旅(20141204)视频转自:CCTV7央视七套致富经官网 大城市的夜晚依然车水马龙,但申浩清楚这样的繁华并不属于自己,同样不属于自己的还有那些万家灯火的温暖。努力干活,从一个工地到另一个工地,一.
人工养殖蝎子已被证实是一个农村创业的好项目,很多人都靠养蝎赚了钱,同时也有很多农民朋友想加入到养蝎队伍中去,不过,对于生手来说,首先要了解的一个问题,就是要知道蝎子吃什么!现在农村致富经网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蝎子的.
[致富经]几百万存款密码被篡改以后(20150527)视频转自:CCTV7央视七套致富经官网 王雪莲跑市场签合同,老公负责工程进度,双剑合璧,生意做的风生水起,夫妻俩成为诸城市让人羡慕的“黄金搭档”。6年时间.
[每日农经]不爱钻泥 大个子泥鳅随时能卖(20140418) 泥鳅味道鲜美,营养丰富,含量蛋白质高而脂肪较低,既是美味,又是大众食品,素有“天上斑鸠,地下的泥鳅”,和“水中人参”的美誉。 泥鳅大家.
通过分析露地西红柿的选种、育苗、田间管理、病虫防治等一整套管理技术,希冀对当地露地西红柿生产有积极的指导意义。 番茄因其富含维生素、番茄红素、碳水化合物等,营养丰富,具有美容、防衰老之功效,深受广大市民.